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绝大部分的乌克兰民众都不同意割地求和,一些人甚至希望乌军能把俄

源源谈国际趣事 2025-08-13 10:18:58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绝大部分的乌克兰民众都不同意割地求和,一些人甚至希望乌军能把俄军赶出乌克兰境内,还挺有血性。     这话听起来可能和某些西方媒体的报道不太一样,毕竟最近不少新闻都在渲染乌克兰人“撑不住了”,甚至说他们开始“听天由命”接受领土损失。   但如果你真的去翻翻乌克兰本土的民调,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战争打了三年多,老百姓确实疲惫不堪,但“疲惫”不等于“认输”。     最新的盖洛普民调显示,近七成的乌克兰人支持谈判停火,但别急着下结论,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割让领土,相反,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仍然坚持“领土一寸不让”的立场,哪怕战争再残酷。   这种矛盾心理其实很好理解,老百姓渴望和平,但绝不接受投降式的和平,那么乌克兰人的血性从哪儿来呢?   一部分是历史记忆,2014年克里米亚被吞并后,乌克兰社会对“割地换和平”的警惕性极高,哪怕现在战况艰难,仍有大量民众认为,一旦让步,俄罗斯未来必然卷土重来。   另一部分则源于现实,这场战争已经深刻改变了乌克兰社会,三年前,可能还有人觉得“中立”是个选项,但现在,多数人认定只有军事强大才能自保,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乌克兰人反对任何“去军事化”条款,哪怕停火谈判摆在眼前。     当然,现实比理想骨感得多,乌军最近确实挺难的,逃兵问题严重、前线兵力吃紧、西方援助又总在“画大饼”,但有趣的是,这些困境反而强化了一部分人的抵抗意志。   社交媒体上,不少乌克兰年轻人仍在发布前线视频,配文清一色是“我们会打到底”,就连泽连斯基政府也明白,哪怕私下考虑妥协,公开表态也绝不能软,因为民众的底线摆在那儿。     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态度也在微妙变化,美国下次大选临近,特朗普放风要“施压乌克兰谈判”,欧洲则盘算着怎么减少军援开支。   可乌克兰老百姓的反应很直接,他们对美国的信任度已暴跌,这说明乌克兰人不是谁的棋子,他们很清楚哪些国家在真心帮忙,哪些只是把战争当政治筹码。     至于接下来,短期看,乌克兰人可能不得不接受某种“冻结冲突”的方案,毕竟战场形势摆在那儿,但长期来看这个民族对领土完整的执念不会消失。   就像一位学者说的“乌克兰人可以接受暂时停火,但绝不会签字承认领土被占”,这种心态,或许才是决定战争最终结局的关键。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源源谈国际趣事

源源谈国际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