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连巴基柬埔叙利菲宾这样的国家都敢和我们玩心眼,根源上还是我们太大度太善良了

修竹崽史册 2025-08-13 10:52:42

为什么连巴基柬埔叙利菲宾这样的国家都敢和我们玩心眼,根源上还是我们太大度太善良了,看他们可怜,给了他们很多资助,但是人家根本就不感恩,一转眼就给你下绊子,我们一直认为,只要是我对他们好,别人肯定不会害我,肯定会感恩戴德,事实上在国际关系中,只有利益而不会讲人情,他们大部分畏惧的是大棒,也就是畏威而不畏德。   二战打完,苏联把几十万日本战俘拉到西伯利亚,冻死的、累死的,不计其数。   澳大利亚和美国更狠,战场上干掉几百万日本兵和平民,连眼都不眨。   百万多日本战俘,在咱们这儿吃饱穿暖,最后平平安安回了家。   日本没怎么感恩,反而觉得咱们好说话,没啥威慑力,这教训告诉我们,国际关系里,道德感化远不如实力震慑管用,日本后来的崛起,靠的是盟军的铁腕和国际新秩序,不是咱们的仁义换来的。   搞“一带一路”,给多少国家修了铁路、建了港口、盖了医院?实打实的钱砸下去,巴基斯坦的中巴经济走廊、柬埔寨的码头、非洲的基建,都是咱们的血汗。   可有些国家拿了钱笑眯眯,转身就在南海问题上挑事,或者在国际会议上给我们唱反调。   为啥会出现这种“白眼狼”现象?说到底,国际关系就是个丛林,弱肉强食是铁律,咱们总觉得,施恩就能得人心,可人家压根不吃这套。   学者们分析过,咱们的软实力投入,想让世界别怕咱们崛起,可效果不咋样。   因为硬实力才是话语权的底气,没点让人忌惮的手段,援助再多,也换不来尊重。   就像菲律宾,拿了咱们的钱,还在南海那儿蹦跶,觉得咱们不会真动手。   或者中东某些国家,收了援助,转头在联合国投反对票,这种事归根结底,是咱们的“大度”被误读成了“软弱”。   人家玩的是实力较量,谁拳头硬谁说话算数,看看那些国际大玩家,哪个不是靠军事、经济硬手段立威?   美国二战后搞马歇尔计划,表面上是援助欧洲,实际上是冷战布局,稳住自己的霸主地位。   咱们传统文化讲究“仁者爱人”,推崇以德服人,这在国内管用,凝聚人心没问题。   可到了国际上,孔孟之道就有点水土不服了,咱们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人家信奉“谁强谁有理”。   战后对日本战俘的宽容,表面看是道德高地,可实际上让一些国家觉得咱们好欺负。   不是说孔孟之道没用,而是得看场合,对真心合作的国家,仁义是桥梁,对反复无常的“无赖”,光讲道德就是自讨没趣。   以后咱们得换个思路,援助还得继续,但得讲究回报,给钱给物资没问题,但得有条件,比如国际支持,或者经济合作得互利。   军事也好,经济制裁也罢,让那些“玩心眼”的国家知道,挑衅是要付出代价的。   国际关系不是慈善会,是利益和实力的角斗场,咱们过去以为,慷慨能换来感恩,宽容能赢得尊重,可现实教咱们做人:丛林里,威慑比感化管用。   咱们得在仁义和强硬间找平衡,用实力为善意护航,那些“玩心眼”的国家,得让他们明白,中国的善意不是好欺负,而是有底线的慷慨。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0 阅读:50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