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想让普京太难堪,美国在最后关头,取消了“鸿门宴”的安排? 美俄元首峰会召开前的空气一度紧张。欧洲国家频繁活动,试图推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不请自来”,把原本的双边会谈变成三边峰会。他们想借此给普京一个措手不及,形成所谓的 “鸿门宴” 局面。 然而白宫方面突然敲定,此次美俄峰会将严格以双边形式进行,第三方不会参与。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在记者会上明确这一安排,同时不忘强调,特朗普希望在 “未来” 能举行美俄乌三边峰会。这一转变背后,藏着多重利益考量。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逻辑早已显露。自特朗普开启第二个任期起,便中止了大部分对乌的军事援助,切断情报共享,且持续向乌克兰施压以促成和谈。他多次公开表示,要在自己任内结束俄乌冲突。这种态度与欧洲国家的立场形成明显差异。 美国国内对持续介入乌克兰问题的分歧日益加剧。副总统万斯明晰地表明,美国不再乐意直接出资援助乌克兰,而是欢迎欧洲诸国从美国购置武器以支援乌方。这种表态为特朗普的对俄策略提供了内部支撑,让他更有底气绕开欧洲和乌克兰,直接与普京对话。 俄罗斯方面将这场双边会晤视为重大外交胜利。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直言,泽连斯基和 “欧洲赞助商” 没有被邀请,让他们无法打断会晤。选择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这一安排,本身也被俄方解读为外交突破。 普京在之前的通话中展现出的和谈意愿,也给了特朗普台阶。双方商妥,由俄罗斯草拟和平协议备忘录,明确停火时间表等关键事宜。这种姿态使特朗普得以在不失强硬的前提下,与普京开展实质性的对话。 欧洲国家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着重指出,任何协议皆须有乌克兰和欧盟的参与。然而,特朗普政府显然更为注重与俄罗斯的直接沟通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欧洲盟友的安全诉求。欧盟坚持推动对俄制裁和对乌军事支持,与美国的务实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泽连斯基试图通过多方斡旋改变被动局面。他提出需要分别与美俄总统举行双边会谈,再举行三边峰会的方案,还寻求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支持,提议在土耳其举办四方峰会。但这些努力没能改变特朗普的决定。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很清楚。先以双边形式与普京达成框架性共识,再把泽连斯基拉进来谈具体条件,这样既能展现自己促成停火的能力,又能避免直接面对乌方的主权诉求压力。他在记者会上称这次会晤是 “试探性会晤”,结果 “或好或坏”,但相信会有 “建设性对话”。 俄罗斯国内对这场没有欧洲参与的会谈反应积极。有官员指出,这让俄罗斯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与美国沟通,是外交上的重要进展。普京在通话中强调,需要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案,这种表态既给了特朗普面子,也为会谈定下了基调。 美国国内政治的考量同样关键。共和党内部对持续援助乌克兰的质疑声越来越大。参议员格雷厄姆虽坚持要继续军援,但副总统万斯的表态更能代表政府立场。特朗普需要在中期选举前展现外交成果,而快速解决俄乌冲突是最直接的选项。 这场峰会的变卦,本质上是特朗普权衡各方利益后的选择。他不愿令普京太过难堪,毕竟在停火协议方面还需俄方予以配合。同时他也不想彻底得罪欧洲盟友和乌克兰,所以留了 “未来举行三边峰会” 的活口。 从实际效果看,特朗普成功避开了可能让会谈陷入僵局的第三方因素。俄罗斯借助双边会谈取得了外交对等地位。欧洲国家虽然不满被边缘化,但也不得不接受这一安排。泽连斯基虽然强调 “缺乏乌克兰参与的解决方案难以有效”,却无力改变美国的决定。 特朗普取消 “鸿门宴” 的安排,不是对俄罗斯的突然示好,而是多重利益计算的结果。他既要展现结束战争的能力,又要避免与俄罗斯直接对立,还要平衡国内的政治压力。这场峰会的变卦,究竟是特朗普的权宜之计,还是对俄政策转向的开始?答案或许要等会晤结束后才能揭晓。
特普会果然是“鸿门宴”!普京专机还没到美国,就被狠狠摆了一道8月15日,特朗普
【5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