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红军军委书记罗南辉被捕,敌人还没有用刑,他自己就先招了,为了试探他,

历史趣闻星 2025-08-14 02:36:33

1930年,红军军委书记罗南辉被捕,敌人还没有用刑,他自己就先招了,为了试探他,敌人放他出狱,没想到他却说:“别放我走。 ”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0年,川东万县的寒风带着刺骨的凉意穿过监狱的铁栅栏,一个身形瘦削、衣衫褴褛的犯人,双手死死扣住牢门的铁杆,脚像生了根似的钉在原地。 狱卒一边呵斥一边推搡,他却只是埋着头,反复发出嘶哑的请求,不愿踏出那一步,看热闹的人们不明白,世上哪有人宁可继续关押,也不肯获得自由。 这个引人注目的犯人,名叫罗南辉,几天前,他才被押进监狱,外表像个流落街头的乞丐,实际上是中共川东特委的军委书记,罗南辉出身在成都的贫寒人家,父母常年操劳仍难以糊口。 他十几岁就到一家水烟铺当学徒,替人擦烟杆、劈柴生火,常常靠残羹冷炙充饥,后来铺子关门,他失了生计,只能在街巷间寻找活路。 军阀混战的岁月,成都城外时常有队伍经过,有些兵士强抢民食,有些军官骑着高头大马欺辱百姓,罗南辉听闻入伍能管饭,便报名参加川军,成了一名普通士兵,军营的日子艰苦,新兵挨打受骂是常事,他个子不高,总是被派去干最辛苦的差事。 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反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接触到了进步书刊,第一次读懂了“剥削”二字的含义,他开始明白,靠军阀的队伍救不了百姓,唯有革命才能改变命运。 1927年,他在秘密的宣誓中加入共产党,决心为穷苦人出力,之后的几年,他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凭着敏锐的判断与果敢的行动,很快从士兵成长为营长。 驻扎彭县时,他得知当地一名恶霸横征暴敛,逼得百姓连糠菜都吃不上,便率部查抄其窝点,将钱粮悉数归还民间,这一举动让当地百姓感念不已,声名也随之传开。 1928年,川东特委军委书记陈进牺牲,组织决定由罗南辉接任,他接到命令后,立即启程前往万县,翻山越岭,行程持续了一个多月,到达时,他满身尘土,胡须丛生,脚上的鞋底已经磨破。 为了尽快与地下组织联系,他径直走进联络点春来茶馆,却不知这里早已落入敌手,特务们埋伏在茶客之间,等待着猎物入网。 搜捕来得猝不及防,他被人按在桌下,身上的任命书也被搜出,按常理,这样的证据足以让敌人立刻动刑,但罗南辉看出,他们似乎并未完全确认他的真实身份。 他当机立断,决定反其道而行,主动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又自贬成只是给人送信的小角色,入党是为了混口饭吃,他刻意表现出怯懦和谄媚,衣衫的破败与面容的憔悴更添几分可信。 敌人起了疑心,却不打算立刻处置,他们希望借此找到更多线索,便将他与普通犯人关在一起,暗中观察,罗南辉心知这是试探,反而装得愈发卑微,在狱中抢别人不愿碰的残饭,放风时低头弓背,像极了一个无所事事的废人,狱卒和特务逐渐失去兴趣,甚至嫌他脏乱,不愿与他多接触。 几天后,敌人决定放他出狱,打算在外暗中跟踪,罗南辉听到消息,却在牢门口拒绝离开,他紧握铁栏,称自己出狱也无处可去,不如在牢里吃得饱,睡得暖,狱卒气急败坏地将他硬推到街上,这一番出乎意料的反应,让敌人原本的计划落了空。 走出监狱后,罗南辉迅速甩开可能的尾随,找到当地党组织,详细报告了被捕经过与敌情布置,他以这种近乎戏剧化的方式,化解了危局,不仅保全了自己,还避免了更多同志暴露。 后来他继续活跃在川东的革命斗争中,在一次次战役中带领部队冲锋陷阵,六年后,他在会宁会师前的阻击战中阵亡,年仅二十八岁。 熟悉他的人回忆起那次万县的经历时,总会说,那句“别放我走”,不仅是混淆敌人的手段,更是一次机智与勇气并存的自救,对罗南辉来说,能活下来,就意味着能继续战斗,这份信念,比任何言辞都要坚定。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新华网——喋血长征的青年将军——罗南辉

0 阅读:142

猜你喜欢

历史趣闻星

历史趣闻星

如星闪耀,点亮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