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叶嘉莹去世,享年100岁,这位忍受了长达57年家暴的老人,却在95岁时将自己积攒的3658万元全部捐给了南开大学。令人肃然起敬! 1949年,叶嘉莹的丈夫赵忠荪突然被人诬陷为了“匪谍”,最终导致自己被捕入狱,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叶嘉莹带着刚满周岁的女儿,独自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困难。 她无法理解丈夫为什么会被冤枉,但她明白自己没有选择,只能挺起胸膛,努力为女儿提供一个相对安稳的生活。 丈夫入狱的日子里,叶嘉莹几乎放弃了所有的社交和娱乐,心里充满了对丈夫的担忧与对未来的恐惧,她不敢让女儿看见自己脆弱的一面,只是默默承受着孤独与煎熬。 那时,她白天在三所学校教课,晚上回家继续照顾女儿,生活在沉重的现实中,似乎没有任何的喘息空间。 她从未向任何人抱怨过,只是默默坚守,面对所有的困难与无助,仿佛她就是那根撑起家庭的支柱,叶嘉莹的家庭背景深厚,成长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她的父亲北大毕业,母亲是家里的文化支柱,她从小便浸润在文化氛围中,诗书礼乐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她天赋异禀,文采斐然,早年便展现了对古典诗词的深厚兴趣。 她明白,要想在这动荡的社会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更加努力,而她的努力最终换来了她对诗词的深深热爱。 丈夫赵忠荪最终从监狱出来,但他却像换了个人一样,离开监狱后的他脾气异常暴躁,时常对叶嘉莹发火,甚至动手家暴,叶嘉莹看着丈夫的改变,心中满是痛苦与无奈。 她无法理解丈夫为何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但她又不能选择放弃,面对所有的痛苦,她选择默默承受。 与此同时,叶嘉莹依然没有停下过教书的工作,她选择了三所学校任教,不仅为了养家糊口,更是为了让自己保持一定的生活节奏。 1976年,叶嘉莹的女儿言言与女婿在一次车祸中去世,这对叶嘉莹而言无疑是人生中最沉痛的打击,她赶到医院时,看到的只是盖着白布的女儿,眼泪几乎没有停过。 她的内心充满了无法承受的痛苦,但她没有沉沦,而是用写作来缓解这份痛苦,她写下《哭女诗》,十首诗里没有一句怨天尤人,只有无尽的怀念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她以笔为刀,写下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她心灵的独白,这段时间,叶嘉莹的生活变得更加孤独与艰难。 她的丈夫依旧暴躁,而她自己则开始寻找慰藉的方式:继续教书,继续写作,继续用诗词与散文为自己提供精神上的寄托。 她的痛苦没有消失,但她从未放弃自己的信念,她相信诗词能给她带来力量,能帮助她跨越人生中的每一个难关。 接着,叶嘉莹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她最终选择回到祖国,为了传承中国的古典诗词,1980年代,她回到南开大学讲授古诗词,讲述李白、杜甫、辛弃疾等诗人的诗篇。 这是她为古典文化所作出的贡献,她的课堂满员,学生们对她的讲解充满敬仰,而她也用心去教学,致力于将古典诗词的精神传承给每一位学子。 在她95岁时,叶嘉莹做出了令人惊讶的决定:她将自己所有的积蓄,包括两套老房子出售后的1857万元,以及自己一生的积蓄,共计3568万元,全数捐赠给了南开大学,用于支持诗词教育。 她的这一决定震动了整个社会,这不仅仅是一次财力上的捐赠,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叶嘉莹的捐赠背后是她对祖国文化的深情厚意,也是她一生对诗词的执着与热爱。 她的这一举动不仅让南开大学的诗词教育得到了极大的支持,也让无数人重新审视了个人与社会、文化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她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困境,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诗词的热爱,始终没有放弃教育事业,她的捐赠成为了她一生最伟大的遗产,也是她为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主要信源:叶嘉莹的一生,浮萍颠沛,诗词为根——新京报)
2024年11月叶嘉莹去世,享年100岁,这位忍受了长达57年家暴的老人,却在9
岁月解读师
2025-08-14 04:28:49
1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