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死后,岳钟琪接任陕甘总督巅峰时期的岳钟琪手中有将近二十万大军,甚至有人举

炎左吖吖 2025-08-14 12:40:46

年羹尧死后,岳钟琪接任陕甘总督 巅峰时期的岳钟琪手中有将近二十万大军,甚至有人举报岳钟琪谋反,雍正都不信,而雍正晚年就不信任岳钟琪,让他回家养老去了。 雍正五年的初秋,街头一个疯汉嘶吼“川陕总督岳钟琪要反了!”。 这句风言风语,却即将让这位汉人将军积极陷入权力旋涡。 岳钟琪,这个名字在雍正初年的西北疆场上,代表着锐气与忠诚。 他是抗金名将岳飞第二十一世孙,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将门世家。 小时候,陪伴他的是府邸里常年悬挂的盔甲,和校场上的金戈铁马。 当别的孩子还在嬉戏玩耍时,他就已经开始了最简单的用石子来排兵布阵。 这个孩子仿佛有着关于军事的天赋,周围人都觉得这孩子未来能干大事。 康熙末年,西藏的准噶尔叛军突袭拉萨。 这一年,岳钟琪获得了副将身份出征。 拥有着敏锐洞察力的他,没有贸然强攻, 而是设伏擒获敌军信使,然后利用双方的矛盾,步步为营。 最终,拉萨城光复,康熙帝龙颜大悦,破格提拔他为四川提督,从此他开始了自己关于在帝国的权力上的第一步。 雍正帝即位后,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十万叛军,震动西北。 雍正任命年羹尧为大将军,岳钟琪为副帅,率军平叛。 在西北的漫天风沙中,清军艰难行进。 一次关键追击,主帅年羹尧意图收兵,岳钟琪力排众议,坚持穷追猛打,最终大破敌军,立下赫赫战功。 此役之后,岳钟琪的军事才能和果敢决断成为西北战场上不可或缺的顶梁柱。 随着,年羹尧的倒台。 他成为了阶下囚,而留下的位置,自然而然的落到了岳钟琪手中。 川陕甘三省总督,节制三省兵马,甚至统领部分八旗劲旅! 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信任,一个汉人将领,竟然有这样大的军功绝对是至上的荣耀。 但同时,既有荣耀也有新的顾虑。 权力越大,觊觎的目光和猜忌便逐渐而来。 雍正五年,街头那个呼喊,就像是宣布岳钟琪的不忠。 岳钟琪闻讯,立刻上奏雍正,剖白忠心。 雍正的回谕看似宽慰,强调“断非轻信浮言之人”,但他心中早就有了猜忌之心。 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 雍正六年,一个名叫曾静的秀才,派门徒张熙给岳钟琪送来一封密信。 信中痛斥雍正帝的“十大罪状”,以岳飞抗金的历史大义相激,力劝这位“岳武穆后人”高举义旗,反清复明。 这封信让岳钟琪心惊肉跳。 他深知其中利害,一面假意应承,套取情报,一面火速将曾静、张熙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雍正对此大加赞赏,厚赏岳钟琪。 然而,曾静信中的话,却让雍正起了杀心。 雍正七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再度犯边。 清廷分两路出兵,岳钟琪统领西路军十余万众,傅尔丹统领北路军。 战事胶着之际,准噶尔遣使求和。 雍正帝下令岳钟琪收缩防线。 不料,这竟是敌人的缓兵之计。 清军刚后撤,敌军便趁夜突袭岳钟琪部存放辎重的哈密。 清军损失惨重,这场失利,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岳钟琪及时反击,重创了敌军主力,挽回了部分颓势。 但雍正帝的怒火让他彻底迷失,痛斥岳钟琪“调度无方”、“用人不当”、“怀游移之见”。 早已揣摩透圣意的心腹大臣鄂尔泰等人,趁机纷纷上奏弹劾。 雍正十年,削去岳钟琪三等公爵爵位、太子太保荣衔,剥夺宁远大将军印信,由张广泗接管军务,命岳钟琪即刻返京“述职”。 回京途中,岳钟琪以为自己还有活路,但最终只能是诏狱。 张广泗的弹劾奏章,指控他贻误军机、纵敌养寇。 雍正帝顺水推舟,下令将岳钟琪下狱议罪。 雍正十二年,刑部最终判决斩立决。 生死一线间,雍正帝或许是念及他收复西藏、平定青海的盖世功勋,或许是朝中仍有为其求情的声音,最终改判为“斩监候”,并罚银七十万两。 死罪虽免,活罪难逃。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驾崩,乾隆帝继位。 新君登基,大赦天下。 岳钟琪在熬过数年的牢狱之灾和漫长的“斩监候”后,终于获释。 然而,历史并未遗忘这位老将。 乾隆十三年,清廷在大小金川战役中损兵折将,战事陷入泥潭。 焦头烂额的乾隆帝,想起了岳钟琪。 一纸诏书飞抵成都,起复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将。 岳钟琪临危受命,不顾年迈体衰,再次披挂上阵。 几番周折,竟成功说服莎罗奔归降,兵不血刃地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乱。 捷报传回,乾隆帝大喜过望,恢复爵位,厚加赏赐,免除了当年的罚银,并多次召见,君臣相谈甚欢。 乾隆十九年,岳钟琪以老迈之躯再次奉命出征,平定重庆陈琨之乱。 凯旋途中,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军旧疾复发,病逝于军帐之中,享年六十八岁。乾 隆帝闻讯,深为痛惜,赐谥“襄勤”,厚葬之。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清代唯一的汉臣大将军:岳钟琪如何逆袭三等公?)

0 阅读:320

评论列表

因缘而生

因缘而生

2
2025-08-14 13:33

[赞][赞][赞]

猜你喜欢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