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时,西门豹任邺县县令。他到邺县之后,召集一些年纪大的人,问他们有关一些让老百姓痛苦的事情。
有很多人都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给河伯娶媳妇了,也因为这个缘故,本地几乎是民穷财尽。”
西门豹问这是怎么回事?
这些人回答说:“邺县的三老和廷掾(类似于乡绅、会长),每年都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搜刮钱财,收取的这笔钱有几百万,但他们只用其中的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媳妇,剩余的钱和巫婆一起拿回家分掉了。
西门豹又问“河伯娶媳妇是怎么回事?”
县里的老人回道: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女巫婆会来巡查,看到小户人家的漂亮女子,便说‘这女子合适作河伯的媳妇’。然后马上把她捉了去,给她洗澡洗头,给她做新的丝绸花衣,让她独自居住并沐浴斋戒;并在河边给她做好斋戒用的房子,张挂起赤黄色和大红色的绸帐,这个女子就住在那里面,给她备办牛肉酒食。
这样经过十几天,大家又一起装饰好床铺枕席,让这个女子坐在上面,然后把它浮到河中。起初在水面上漂浮着,漂了几十里便沉没了。
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担心会被巫婆选去给河伯当媳妇,因此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逃跑了。也因为这个缘故,城里越来越空荡无人,以致更加贫困。
老百姓中间流传的俗语有‘假如不给河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的说法。”
西门豹说:“到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希望三老、巫婆、父老乡亲们都到河边去送新娘,我也要去送送这个女子。”
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到了河边,看到三老、官员、有钱有势的人、地方上的父老也都会集在此,看热闹来的老百姓也有二三千人。
那个女巫是个老婆子,已经七十岁,跟着来的女弟子有十来个人,都身穿丝绸的单衣,站在老巫婆的后面。
西门豹说:“叫河伯的媳妇过来,我看看她长得漂亮不漂亮。”人们马上扶着这个女子出了帷帐,走到西门豹面前。西门豹看了看这个女子,回头对三老、巫婆、父老们说:“这个女子不漂亮,麻烦大巫婆为我到河里去禀报河伯,需要重新找过一个漂亮的女子,迟几天送她去。”
就叫差役们一齐抱起大巫婆,把她抛到了河中。
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巫婆为什么去这么久?叫她弟子去催催她!”又把她的一个弟子抛到河中。又过了一会儿,说:“这个弟子为什么也这么久?再派一个人去催催她们!”又抛一个弟子到河中。总共抛了三个弟子。
西门豹说:“巫婆、弟子,这些都是女人,不能把事情说清楚。请三老替我去说明情况。”跟着又让手下把三老抛到河中。
西门豹插着笔,弯着腰,恭恭敬敬,面对着河站着等了很久。长老、廷掾等在旁边看着的都惊慌害怕。
西门豹说:“巫婆、三老都不回来,怎么办?那再派一个廷掾或者长老到河里去催他们吧。”
这些人都吓得在地上叩头,而且把头都叩破了,额头上的血流了一地,脸色象死灰一样。
西门豹说:“好了,暂且留下来再等他们一会儿。”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掾可以起来了,看样子河伯留客要留很久,你们都散了吧,离开这儿回家去吧。”
邺县的官吏和老百姓都非常惊恐,从此以后,不敢再提起为河伯娶媳妇的事了。
这个典故应该很多人都听过了吧,这可不是杜撰的哦,有诗为证,唐朝诗人汪遵
就写有一首《西河》诗:
花貌年年溺水滨, 俗传河伯娶生人。
自从明宰投巫后, 直至如今鬼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