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9年,隋朝灭陈后,美貌多才的乐昌公主被赏给杨素为妾,一日公主嚎啕大哭"求你成全我和我男人吧!"杨素不怒反笑,立马成全了她。 公元589年春天,隋军攻破建康城,陈朝灭亡,皇室成员被押往长安,其中包括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这位曾经的金枝玉叶,很快被隋文帝赏赐给权臣杨素做小妾。 乐昌公主原本嫁给了江南才子徐德言,夫妻感情深厚,隋军南下时,徐德言就预感到大祸临头,含泪对妻子说:“国家一旦灭亡,你这样的美人必然会被权贵抢去,如果我们都还活着,希望能有重逢的一天。” 他拿出一面铜镜,用力摔成两半,夫妻俩一人拿一半,徐德言约定:“每年正月十五,你派人拿着半面镜子到长安街头叫卖,我会来找你。”不久陈朝果然灭亡,乐昌公主被掳到长安,徐德言则流落民间。 杨素是隋朝开国功臣,封越国公,掌握朝廷军政大权,他不仅武功卓越,还擅长诗文,对乐昌公主的才貌非常喜爱,但乐昌公主虽然表面恭顺,内心却始终想着远方的丈夫。 每年正月十五,乐昌公主都会让贴身老仆拿着半面铜镜到街上叫卖,价格故意定得很高,希望能引起注意,长安城里的人都觉得这老头脑子有问题,半面破镜要价这么贵,谁会买? 整整三年过去了,街头卖镜的老仆已经成了长安的一景,路人经常拿他开玩笑,说这老头肯定是疯了,但老仆不为所动,每年都在固定的地点守候。 第四年正月十五,一个风尘仆仆的书生来到卖镜摊前,他默默拿出另外半面铜镜,和老仆手中的那半面严丝合缝。老仆激动得浑身发抖,赶紧带着书生回府禀报。 这个书生就是徐德言,四年来他一直在寻找妻子,听说杨素府中有位陈朝公主,每年都派人街头卖镜,便知道一定是乐昌,他在那半面镜子上刻了一首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看到丈夫的诗,当场痛哭失声,从此茶饭不思,整日以泪洗面,杨素很快发现了异常,询问原因后,乐昌公主如实相告,她跪下恳求杨素:“奴家知道这样的要求很过分,但还是恳请大人成全。” 杨素看着手中的破镜和诗句,沉默了很久,作为一个有文化的武将,他被这份真情深深打动,第二天,杨素派人请来徐德言,设宴款待,当场宣布归还乐昌公主。 宴会上杨素让乐昌公主亲自为徐德言敬酒,并赠送了丰厚的财物,他对徐德言说:“公主跟了我四年,我虽然喜爱她,但始终感觉她心不在此,今日见到你们夫妻的深情,我不忍拆散。” 杨素还即兴作诗一首:“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表达了对这段感情的理解和祝福,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确实难能可贵。 乐昌公主与徐德言重逢后,带着那面重新拼合的铜镜回到江南,他们在太湖边买了一处小宅,从此过着隐居生活,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这个故事很快在长安传开,人们都称赞杨素的气度,连隋文帝听说后也夸奖杨素“有古君子之风”,“破镜重圆”从此成为夫妻重逢的美好寓意,流传至今。 然而好景不长隋朝二世而亡,杨素在隋炀帝时期病死,他的儿子杨玄感后来起兵造反被杀,整个杨氏家族覆灭,相比之下乐昌公主和徐德言的选择显得格外明智。 史书记载,乐昌公主和徐德言晚年相继去世,合葬时那面铜镜仍然放在两人中间,当地人说每到月圆之夜,镜子还会发出微光,就像他们的爱情一样,永远不会黯淡。 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流传千年,不仅因为爱情的感人,更因为杨素的成全,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权势者很少会主动放弃到手的美人,杨素的选择,体现了超越时代的人性光辉。 参考资料:《二十四史》
准噶尔汗国灭亡后,是真的像网上所说,属民被清军将领兆惠“车轮放平”,全部屠杀殆尽
【7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