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不当冤大头!尼日尔“背刺”一事还没结束,但中方投资的凯大吉水电站,用不了多

文史小将 2025-08-14 14:42:58

中国决不当冤大头!尼日尔“背刺”一事还没结束,但中方投资的凯大吉水电站,用不了多久也要竣工,很难保证他们不会再次驱逐。 近期,中尼合作风波接连不断,尼日尔因石油问题翻脸未平,而凯大吉水电站的竣工也仿佛悬在悬崖边。 这一连串事件令人愤慨,中国绝不会再当冤大头! 在撒哈拉沙漠南缘,由中国葛洲坝集团承建的凯大吉水电站即将竣工,这一消息引发了各方关注。 凯大吉水电站对尼日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能源建设的关键工程,更关乎尼日尔未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可是,眼下局势复杂多变,谁也无法百分百保证这一项目不会重蹈其他中国海外工程遭遇的覆辙,让人不免为中国企业捏一把汗。 这次,咱们是否会再吃下闷亏,成为外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凯大吉水电站规划明确,装机容量达130兆瓦,年发电量可达6.17亿千瓦时。 对于长期面临电力短缺的尼日尔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重大利好。 许多地区不得不依赖进口电力来满足基本需求,而这一项目一旦投产,将显著缓解尼亚美及周边两百多万人口的用电压力。 同时,水电站还能为农业灌溉提供可靠水源,保障居民的生活用水。 项目建设期间,直接创造了上千个就业岗位,带动了建材、运输等相关行业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实实在在的活力。 不仅如此,凯大吉水电站只是中国在尼日尔多项投资中的一个缩影。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在尼日尔的投资已超过60亿美元,建立了从勘探、炼化到运输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 该项目贡献了尼日尔全国GDP的十分之一,财政收入的八分之一,并雇佣了上万名当地工人。 为了增进中尼合作关系,中方在工作生活设施中也体现出细致关怀,例如食堂会邀请当地厨师制作尼日尔特色手抓饭,让员工既能感受到家的味道,也有助于文化交流与理解。 但这一切,从2023年尼日尔军政府上台后,开始变味了。 2023年7月,尼日尔发生的军事政变成为中尼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新上台的军政府上任后,推行所谓的“资源主权觉醒”政策,对中国企业的态度骤然发生变化。 原本顺利推进的合作项目,突然间面临极大不确定性和政治风险。 2025年3月13日,尼日尔军政府领导人阿卜杜勒拉赫曼·奇亚尼签署紧急政令,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津德尔炼油厂及西非石油管道公司在尼的三名中国籍高管在48小时内离境,同时查封炼油厂所有账户。 此举不仅让中方高管措手不及,也给中方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了巨大冲击。 紧接着,5月23日,军政府再次升级动作,下达所谓“最后通牒”,要求部分中国石油工人在5月31日前全部撤离,否则将面临强制驱逐。 此前,军方还以提高原油分成比例为由,将原先15%的中方分成要求直接翻倍至30%,并以“税务稽查”为名,对中资企业采取了一系列苛刻而不合理的措施。 整个事件暴露出尼日尔政局的不可预测性,也让在尼中资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种做法很快就带来了恶果。 军政府能把人赶走,却发现自己根本玩不转那套复杂的炼油设备。 没过多久,尼日尔全国就爆发了严重的“油荒”,加油站外排起长队,经济活动几乎停摆。 这个决定最终伤害的,还是尼日尔自己和它的普通民众。 在石油项目上捅出大娄子后,军政府似乎没有收手的意思,又把目光瞄向了快要完工的凯大吉水电站。 人们不禁担心,他们是不是打算在水电站项目上再来一次,把中国的建设成果直接抢过去。 但这次,尼日尔军政府恐怕想错了。 在多年的海外投资实践中,中国企业也学聪明了,中石油在尼日尔的项目里,就留了一手。 据了解,炼油厂的核心设备里设置了远程自锁程序。 也就是说,如果对方真的撕破脸硬抢,中方有能力从技术上让这套昂贵的设备停摆。 厂房你可以占着,但没有核心技术,它就是一堆废铁。 除了技术上的准备,法律上的保障也早就做好了。 当初的合作合同里,写明了要通过国际仲裁来解决争端,并规定了高额的违约赔偿金。 想用国内的行政命令撕毁国际商业合同,最后只会在国际法庭上收到一张巨额账单。 尼日尔这件事说明,未来中国的海外投资,不能再抱着过于天真和理想化的想法。 合作要继续,但底线必须清晰!技术可以分享,但核心部分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所以,面对凯大吉水电站的未来,中国的做法也会更加务实和强硬。 这件事的后续会如何发展,我们只能继续看下去了。 信源:澎湃新闻《尼日尔总统点赞:这个项目建的好!》

0 阅读:0
文史小将

文史小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