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上当!莫迪要来,不是求和是求救。我们该做的,是趁机收回藏南。 印度快撑不住了,莫迪月底访华,就是来求我们拉他一把的。他扮演美国棋子,在中俄之间两头通吃的把戏,已经演砸了。现在被美国主子用关税打得半死,才想起我们这张救命牌。 先看印度面临的经济困局,美国特朗普政府以 “进口俄罗斯石油” 为由,将印度输美商品关税提高至 50%。 这对印度出口造成致命打击,2024 年美印贸易逆差已达 457 亿美元,而印度对美出口中 18% 依赖美国市场。 更严重的是,印度外资直接投资在 2025 年 5 月同比暴跌 98%,全年净 FDI 降至 3.53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低。 资本加速撤离的背后,既有外资对印度监管不确定性的担忧,也反映出国际资本对莫迪经济政策的信心不足。 长期以来,印度试图在中美之间搞平衡,既接受美国的技术合作,又保持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但特朗普政府显然失去耐心,不仅用关税施压,还要求印度在亚太安全问题上承担更多责任。 与此同时,印度在俄乌冲突中的中立立场也引发西方不满,美国甚至暗示印度 “为俄罗斯战争机器提供燃料”。这种两头不讨好的局面,让印度在国际上愈发孤立。 更要命的是,印度国内结构性问题积重难返。莫迪力推的 “印度制造” 计划进展缓慢,制造业占 GDP 比重不升反降,从 15.4% 降至 14.3%。 土地征用难、基础设施滞后、技能错配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升级。而美国关税叠加国内困境,让印度经济雪上加霜。国际评级机构穆迪预测,若关税全面生效,印度 GDP 增速可能放缓 0.9 个百分点。 在这种背景下,莫迪访华的真实意图呼之欲出。印度需要中国在经济上拉一把,无论是缓解关税压力,还是吸引投资、扩大贸易,中国都是关键伙伴。 但印度显然不想空手而来,其近期恢复中国公民旅游签证、释放缓和信号,都是为谈判增加筹码。然而,中国并非印度的 “救命稻草”,而是有着明确底线的战略棋手。 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中印边境问题虽有所缓和,但藏南地区的领土争议仍是核心矛盾。 印度此时有求于中国,正是在谈判桌上推进领土问题解决的最佳时机。中国可借鉴全球安全倡议,将边境问题与经济合作挂钩,推动建立 “共同安全” 机制,以发展共识对冲安全争议。 不过,印度的困境并非一日之寒,莫迪的求救也未必真心。其一边寻求中国帮助,一边仍在国际场合配合美国遏制中国,这种投机心态值得警惕。 中国需保持清醒,在给予印度必要支持的同时,坚定维护国家主权。毕竟,藏南地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外交博弈都不能动摇这一原则。 这场博弈的结局,或许将在莫迪访华期间初现端倪。是印度放下身段真诚合作,还是继续耍两面派,考验着双方的智慧。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莫迪这次访华,与其说是求和,不如说是带着满身伤痕来求救。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当他的救命稻草,而是抓住机遇,在谈判桌上拿回属于我们的领土。
特朗普看透了莫迪,也看透了印度。一边是人口快冲到18亿的“资源危机”,一边是
【70评论】【91点赞】
永久兔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