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盘时,AI算力、反内卷、军工这些主线板块齐刷刷收出光脚阴线,像被按了暂停

一直追娱 2025-08-16 11:42:36

昨天收盘时,AI 算力、反内卷、军工这些主线板块齐刷刷收出光脚阴线,像被按了暂停键;叠加昨晚中概股蔫头耷脑的走势,我盯着 K 线图心里打鼓:今天开盘怕是要 “挖坑”,要是这些主线不能快速止跌,大盘大概率得延续弱势,甚至跌得更狠。

​但市场永远比预测更有脾气。今早 A 股确实低开了,可创业板指硬是在昨天大跌的 “余震” 里站稳脚跟,直接微红开盘,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

​更绝的是开盘后那几分钟 —— 昨天跌得七荤八素的主线热点突然集体 “回血”,机器人、AI 算力、反内卷、军工板块像被按了重启键,到收盘时几乎全收复了 5 日线,完成了漂亮的 “弱转强”。

​就连有 “牛市旗手” 之称的券商股,今天也放量大涨,离去年下半年的阶段高点就差临门一脚,把市场热情烘托得滚烫。

​再看跌幅榜,就显得冷清多了:兵装重组和银行股逆势下跌,尤其是银行板块,今天放量杀跌的架势藏不住 —— 这哪是正常调整?分明是资金在 “用脚投票”,从低波动的银行股里跑出来,转头扎进更活跃的小盘股。

​资金的流向从不含糊,它在用真金白银告诉你:现在的市场偏爱 “进攻”,不爱 “防守”。

​作为从熊市里熬过来的人,我对这种连续逼空的行情始终带着敬畏。总觉得 A 股该歇歇脚再涨,主力机构看样子也是这么盘算的。

​翻近期交易数据就看得明白:主力从上周三开始悄悄 “多翻空”,上周三到本周四,只有本周三一天是净流入,其他时候都在偷偷减仓。

​说起来,本周三那波加仓,更像是行情推着他们 “被迫追高”;到了周四见市场有调整苗头,立马就加大卖出力度。主力的心思很明显:想控控节奏,怕慢牛变成疯牛,可他们显然低估了市场的 “叛逆”。

​更有意思的是,当做多氛围烧起来后,不光短暂调整拦不住场外资金,连实打实的利空都被市场 “选择性无视”。

​今天统计局刚出炉的 7 月经济数据就摆在那儿,三组核心数据透着寒意: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 6 月的 6.8% 掉到 5.7%,社零增速从 6 月 4.8% 滑到 3.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从 3 月起连续下滑,近两个月跌得更猛。

​再结合之前的数据看,7 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 PMI 早已 “亮红灯”,当时 CPI 和 PPI 环比转暖还稍微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可现在第三组数据全面走弱,等于给 “经济企稳” 的信号打了个大折扣。

​往深了说,GDP 增速的苗头更值得琢磨:一季度 5.4%,二季度 5.2%,上半年 5.3% 明明超了年初目标,可二季度已经在降了。

​7 月作为三季度 “开门月”,数据若比 5、6 月还差,那三季度 GDP 增速大概率比二季度更低。

​要是掉到 5% 附近,全年增速可能就从 “远超 5%” 被拉回 5% 左右 —— 要知道,去年下半年至今 A 股能反弹,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单季度 GDP 增速回暖,这可是支撑股市中期走势的 “定盘星”。

​按理说现在这数据该冲击持股信心,可今天盘面压根没当回事,涨得依旧热闹。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现在市场的做多热情已经高到 “情绪盖过理性” 的程度。这种时候,咱们普通散户到底该跟着冲,还是留份清醒?

​我始终觉得,既别做 “死多头” 硬扛风险,也别做 “死空头” 错失机会,得做 “滑头”:市场稳步上行时,自然以做多为主,跟着主线喝口汤;但像昨天那种有变盘苗头的,就先快速降仓位,等风稳了再进场也不迟。有人可能会担心:“牛市里这么操作容易踏空。”

​​但在我看来,踏不踏空不在一两天的涨跌里,更重要的是能不能踩准主线热点,抓住板块里交投活跃的核心股。

​现在这种结构性牛市,热点轮动比翻书还快。只要能跟上节奏,哪怕晚一两天进场,也不耽误整体收益;可要是买错了方向,持仓股长期趴在底部不动,错过的就不是一两天行情,而是一整个牛市的红利。

​主力想控节奏也好,市场热情挡不住也罢,对散户来说,看懂 “资金往哪去” 比纠结 “今天涨没涨” 更实在。

​说到底,牛市里最不缺的是机会,最缺的是能稳稳抓住机会的耐心。

​主力的 “刹车” 挡不住市场的 “油门”,但散户的 “方向盘” 得自己握紧 —— 跟着主线走,控好仓位,这才是结构性牛市里的生存密码。毕竟,能笑到最后的,从来不是跑得最快的,而是踩得最准的。

0 阅读:111
一直追娱

一直追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