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肖某董某莹事件处置# 【《人民日报》刊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查组发布关于肖某董某莹事件调查处置及问责情况的通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经过全面深入调查,对相关违规违纪违法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回应了社会关切,顺应了民心民意。
此前,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肖某被举报引发相关舆情后,国家卫生健康委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联合有关方面对事件涉及的肖某、董某莹及有关机构等进行认真调查核查,并及时通报了关于肖某引发舆情事件调查处置进展情况。
通报事实清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体现了对医学人才培养、医疗质量安全、医德医风建设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对医疗行业不正之风“零容忍”的鲜明态度。有关部门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雷厉风行,坚决清除医疗行业的“毒瘤”,值得称赞。有关部门直面舆情“风口”,解开了公众的诸多疑问,进一步廓清了层层迷雾,让事件真相水落石出。事实证明,面对公共舆情事件,惟有坚持公开透明,不遮掩、不护短,才能赢得公众信任,重塑行业良好形象。
医学是一门关乎生命健康的学科,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医生,承担着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其职业道德水准常被寄予更高的期望。让优秀的人才学医从医,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而医生成长从来没有捷径,惟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不负生命重托。医学院校是医学人才的摇篮,必须建立科学而严格的选拔培养制度,打造一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队伍,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筑牢根基。
当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这些成就凝结着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的心血。医务人员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每当危急时刻,医务人员用生命守护生命,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誉,这个群体是值得信任和尊重的。
当前,随着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如何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成为一道“必答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既是对人民生命健康的负责,也是对广大医务人员的爱护。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发布《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年版)》,要求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道德行为,弘扬崇高职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医务人员明大德、遵医德、守公德、严私德。这是新时代加强医疗卫生行业行风建设、提升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的关键举措,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提供了坚实保障。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疗质量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是医疗行业的生命线。希望有关部门和机构以此为契机,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校风教风建设,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恪守医德医风医道,成为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健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