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前总统全面挑战哈梅内伊:不要盲目输出革命,军队不能经商。无人在意的角落里,以伊局势似乎已经彻底平息,不管是伊朗还是以色列都很好地收敛了针对对方的敌对之意。但很明显的一点却是这场围绕着伊核协议为核心而展开的伊核谈判远远未到终局之时,因为美以伊三方在伊核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而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就意味着事态还有继续发酵持续外延的高度可能性,请注意不仅仅只是对外无限蔓延,对内发酵实际也不例外。 事实上,早在本月初时,伊朗国内就已产生巨变,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已下令任命最高领袖顾问阿里·拉里贾尼为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 在这个时候重启国防委员会和更换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很明显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自以伊局势得到升级以来的伊朗内部存在的长期矛盾最终来到了无法强硬压下的境地当中。 其实冲突结束后之后,伊朗国内就要求实施政治和军事改革以及限制强硬保守派影响力,至当下时呼声愈发高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推出阿里·拉里贾尼就是为了缓和伊朗国内的矛盾冲突愈发激烈的突出态势。 据媒体报道,拉里贾尼是资深保守派政治家,自以伊冲突按下暂停键以来一直都在安全事务中扮演重要作用。 上月末时,拉里贾尼还曾到访俄罗斯,同普京讨论伊核问题,不过,拉里贾尼在伊核问题上的立场态度和哈梅内伊等人保持一致,那就是将根源归结于美国持续扩张影响力。 一句话,伊朗是被迫制造核武器的,是美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核武器上挑衅生事,如果美国能够做到停止挑衅伊朗,伊朗也就不会再寻求主动制造核武器以获得极大安全感。 无独有偶,从前曾多次传出和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存在不和的伊朗前总统鲁哈尼也站了出来,通过对外公开发声表态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哈梅内伊施政政策的不满。 有消息称,鲁哈尼几乎完全推翻了哈梅内伊的施政政策,如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应当禁止经商、不要盲目对外输出革命而应适时选择适当目标对象等。 除此之外,鲁哈尼还称缓和同美国的紧张局势关乎到了伊朗的根本利益,哈梅内伊必须要作出相应改变。 鲁哈尼是霍梅尼的忠实追随者,曾当选伊朗第11届总统。但鲁哈尼上台后却曾多次公开批评哈梅内伊,尤其是在关涉伊朗核问题的方面领域,此举直接使得外界普遍认为鲁哈尼不是哈梅内伊最想要的总统候选人。 可这并不影响鲁哈尼叱咤伊朗政坛数十载屡次担要职,或者说鲁哈尼虽然旗帜鲜明,但哈梅内伊却对他毫无办法,这也许是鲁哈尼选择在当下站出来公然批评哈梅内伊的原因所在。 不过,十年前鲁哈尼就和哈梅内伊控制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闹僵,因此,批评军队不能经商实际是泛泛其谈,核心关键仍然在于强硬路线和温和路线哪个更符合当下伊朗的需要。 或者也可以这样来说,到底是哈梅内伊的强硬立场更符合伊朗在伊核问题上的根本利益还是保守派的缓和立场更符合,当下的伊朗必须要作出选择。 尽管同为保守派的拉里贾尼被推到更加高的位置上(指任职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可哈梅内伊一方释放出来的诚意和善意仍然不够。 简单来说,哈梅内伊的话语权分量仍然很重,与其说迎合了人民对于改革的高涨呼声态势,倒不如说哈梅内伊的态度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哈梅内伊推出保守派的拉里贾尼不过是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并不是真的要妥协和让步,在此种态势之下,前总统鲁哈尼选择了再度出山硬刚哈梅内伊。 从保守派的立场角度来看,鲁哈尼是忠于伊朗和人民的好领袖但却不是最高领袖;从哈梅内伊领导的强硬派立场态度来看,鲁哈尼扮演的角色是毫无疑问的大反派。 说不定鲁哈尼会遭遇意外事件,因为哈梅内伊无法真正拿捏鲁哈尼,而鲁哈尼的影响力又无比巨大,这很可能会招致针对哈梅内伊的夺权暴力行动。 而对于哈梅内伊来说,巩固自身权力地位当然还是首屈一指的重大事情,也许伊朗当下愈演愈烈的内部矛盾冲突会以流血事件,特别是鲁哈尼的死而迎来最终结束。 参考资料: 释新闻|伊朗为何重启国防委员会、更换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澎湃新闻 鲁哈尼叱咤伊朗政坛数十载屡担要职 与哈梅内伊关系复杂|中国日报网 伊朗保守派向鲁哈尼发起攻势|新华网
伊朗从骨子里就瞧不上中国!这次伊朗放弃美国的GPS,改成全面转用中国的北斗卫星导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