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啥要定都西安?看地图就明白,太安全了! 周文王姬昌出生在公元前1112年左

混沌于浮云 2025-08-17 01:17:42

古人为啥要定都西安?看地图就明白,太安全了! 周文王姬昌出生在公元前1112年左右,姬姓,名昌,是周族首领季历的儿子。周族本来是陕西一带的部族,早年靠农牧过日子。季历死后,姬昌接班,当上西伯。他在位50年,注重礼制,招揽人才,比如拜姜太公为师,改革军制。周文王扩张势力,先灭了虞、芮两国,又攻克黎国,逐步蚕食商朝外围。商纣王猜忌他,把他囚禁在羑里七年,那期间他推演周易,整理卦象。出狱后,他继续备战,晚年三分天下有其二,但没亲眼看到灭商,就在公元前1050年左右去世,享年97岁。他的决策奠定了周朝基础。 周文王选西安一带建都,主要看中地理优势。西安在关中平原,周围山河环绕,易守难攻。南边秦岭绵延,挡住南方入侵;北边北山和黄土高原,阻隔北方威胁;东有黄河天险,西接陇西高原。历史上,诸葛亮北伐难越秦岭,日军抗战时也进不了陕西。这些天然屏障让关中像个盆地堡垒,进可出击四方,退可固守待援。古人选址时,总强调形势险要,这地方正好符合。 再细说关中的关隘系统。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大散关,北有萧关,这些隘口在冷兵器时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守军据险,敌军难越,历史上多次证明其效用。加上河流网络,西安周边八水环绕:泾渭河在北,灞浐在东,沣涝在西,滈潏在南。这些河道不只防御,还提供灌溉,水利发达。秦朝时修郑国渠,关中成天府之国,农业发达,粮食充足,支持大军长期作战。古人定都这儿,经济基础稳,控制全国便利。 从风水角度,古人信龙脉,西安在中龙上,帝王自比真龙天子,觉得这儿上风上水。地图上看,关中位置居中,便于统驭天下。汉唐盛世,积极开拓,西安地理适合军事外交。唐后,交通变化,洛阳北京取代西安,但早期王朝选这儿,主要因安全和资源。得关中者得天下,这话不是白说的。 周文王死后,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他联合诸侯,东渡黄河,在牧野之战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定都丰镐。周朝分西周和东周,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到前771年,传12王,约280年。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姬旦辅佐成王,定礼乐制度,关中经济繁荣,人口增长。王朝中兴于宣王,但厉王时腐败,赋税重,民众暴动。 幽王继位,任用虢石父执政,朝政乱套。他宠爱褒姒,废太子宜臼,立伯服,诸侯不满。为博褒姒一笑,他点烽火戏诸侯,诸侯赶来白跑一趟,多次后无人信。公元前779年伐戎失败,天灾频仍。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烽火再燃无人援,犬戎攻破镐京,杀幽王。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从公元前770年到前256年,传25王,约515年。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春秋时,周天子权威衰,诸侯争霸,齐桓公、晋文公等称霸。周室渐弱,战国时七雄并起,周成鸡肋。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周朝总历790年,最长王朝,靠分封制维持,但后期约束力弱,导致分裂。周文王的定都选择影响深远,后世王朝多借鉴关中格局,但唐后西安地位下降,因经济中心东移。 西安定都史从西周到唐,13朝在此建都,主要因地理安全。地图显示,关中沃野千里,气候温和,少灾祸。农业发达,水利资源丰富,支撑王朝稳定。秦汉隋唐都利用这儿开拓疆域。唐后,运河开通,东南富庶,北京成北方中心,西安偏西,不再适合。但早期,它是帝王州,安全是关键。 周王朝兴衰教训多,分封制初期稳固天下,后期诸侯坐大,导致内乱。幽王荒唐,烽火戏诸侯酿大祸,加速灭亡。周文王虽没见王朝全盛,但他的布局让周朝延续800年,奠定华夏根基。历史看,定都选址关乎国运,西安的例子最典型。

0 阅读:120

评论列表

xbyf

xbyf

2025-08-17 17:33

首先地理位置很重要,现代科学叫做地缘政治,非人力所能改变。德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都没能实现崛起,为什么?四战之地,地缘政治太差了。长安是中华民族的光大兴旺之地,强汉盛唐皆定都于此,长安易守难攻,猖狂如日本人都没能打到西安。朱元璋和慈禧都曾经考虑迁都西安。唐以后放弃长安,东迁国都实为不智之举,中华历史再也没能产生汉唐这样的强朝盛世。假设科技发达的宋朝定都长安,会轻易地被金人攻破首都,发生靖康之耻吗?土木堡事件葬送了大明的国运,八国联军几千人一下就攻破北京,让它打到西安试试看?历史上兵出陕西都能得天下,包括周秦汉唐和新中国。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