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第二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进行整编,下辖3个兵团共10个军及特种兵纵队,各军军长在革命战争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以下按兵团序列对各军军长进行详细介绍: 第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 第10军军长:杜义德。杜义德指挥风格果敢勇猛,在淮海战役中,他率领原中野第二纵队参与双堆集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为战役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其果断的决策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在战场上尤为突出。 第11军军长:曾绍山。曾绍山率领原中野第三纵队积极投身渡江战役,在战斗中奋勇当先,率部成功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为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南方地区打开了关键通道。 第12军军长:王近山。王近山以“王疯子”的称号闻名,这源于他在战场上悍不畏死、敢打敢拼的作风。在淮海战役中,他率领原中野第六纵队血战大杨湖,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指挥,取得了关键战斗的胜利。 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 第13军军长:周希汉。周希汉军事指挥能力出色,在滇南战役中,他率领部队昼夜急行,以快速机动的战术行动,成功全歼国民党第8军,展现了卓越的战术素养和部队指挥能力。 第14军军长:李成芳。李成芳率领由原中野第四纵队一部及起义部队组成的第14军,参与了广东战役。在战役中,他指挥部队有效切断了敌军的南逃退路,为战役的顺利推进和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15军军长:秦基伟。秦基伟率领原中野第九纵队在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后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指挥上甘岭战役,凭借顽强的防御和英勇的反击,打出了威名,第15军也因此被称为“千岁军”。 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 第16军军长:尹先炳。尹先炳在解放战争后期表现出色,他率领原中野第一纵队组成的第16军,在西南地区纵横驰骋,转战西南五省,为解放西南地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17军军长:王秉璋。王秉璋率领原中野第十一纵队组成的第17军,在渡江战役后乘胜追击,直插浙赣线,成功切断了华东地区敌军的联系,有力地配合了其他部队的作战行动。 第18军军长:张国华。张国华率领由原中野第一纵队一部及地方部队组成的第18军,于1950年奉命进军西藏。他克服重重困难,率领部队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种兵纵队:司令员:李达(兼,后为野战军参谋长) 李达统筹特种兵纵队的炮兵、工兵等支援力量,在淮海战役中,这些支援力量发挥了关键的火力作用,为战役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火力保障,展现了他在统筹协调支援部队方面的卓越能力。 这些军长们在不同的战场上,凭借各自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了力量,他们的事迹和贡献被永远铭记。
1949年,第二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进行整编,下辖3个兵团共10个军及特种兵纵
博文忆览说
2025-08-17 11:39:47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