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第七次海试后,西方媒体彻底沉默了,他们始终想不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为什么西方航母服役百年了,却还不如一个仅仅拥有航母十几年经验的国家,当初连福特号航母都要10次海试才能测试舰载机电磁弹射,凭什么福建舰第七次就敢在渤海湾进行实战演练?
核心就在电磁弹射系统的代差鸿沟上,美国号称花了132亿美元造的福特级航母,光电磁弹射系统就砸进去35亿,结果用的还是中亚交流电,故障率奇高,平均每弹射400次就得大修一次,四年里摔了87架舰载机,维护费两年烧了12亿。
反观福建舰,马伟明院士团队搞的中压直流电磁弹射,测试阶段就完成3000次零故障,研发加制造成本才100亿人民币,折合14亿美元不到,连福特号的零头都不够。
为啥会这样呢?很简单,福特号用的中压交流系统,四条弹射器共享一套储能组,只要一条出故障,整个系统都得瘫痪;福建舰的中压直流系统就不一样了,每个弹射器都是独立供电模块,坏了一个其他三个照用不误。
能量利用率更是夸张,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能达到90%,福特级却只有60%,差了可不是一星半点。
最让西方挠头的是舰载机适配性。福特号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最大起飞重量本来是29.9吨,结果在福特号上得限制在26吨以下才能安全弹射,载弹量直接少了30%。
而福建舰的歼-15T可没这毛病,最大起飞重量45吨,作战半径从滑跃起飞的1000公里直接飙到1500公里,载弹量也从6吨提到8吨,能满油满弹起飞;更绝的是歼-15D电子战机,搭载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干扰距离突破200公里,压制能力比美军EA-18G“咆哮者”还强,能瘫痪敌方雷达系统17分钟以上。
这不是危言耸听!最近曝光的福建舰第七次海试画面显示,歼-15T都上甲板调度了,弹射牵引杆都接上导轨了。为啥这么硬气?人家在陆地测试的时候就完成了1.2万次弹射,故障率几乎为零,到了海上测试,直接把美军那套“先试设备再试飞机”的套路甩到太平洋里去了。
还有那动力系统,福特号吹嘘核动力无限续航,结果反应堆维护费50年要烧40亿美元,退役拆解还得再花18亿。而福建舰用的QC280燃气轮机,全寿命周期燃料费60亿人民币就能搞定,省下来的钱都够再建两艘055大驱了。更别提那32面相控阵雷达了,探测范围比福特号多出200海里,把人家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代差鸿沟说白了,就是人家还在研究怎么把蒸汽机改得更省油,咱们已经开上电动汽车了。福建舰第七次海试敢搞实战演练,靠的可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技术碾压。西方媒体现在沉默,那是被打脸打得疼了,等福建舰正式服役那天,他们怕是连酸溜溜的话都憋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