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硕士陈行甲,任职巴东县委书记期间,亲手将多个官商送进了牢房。反腐最激烈时

元芳侃历史 2025-08-19 09:47:37

清华大学硕士陈行甲,任职巴东县委书记期间,亲手将多个官商送进了牢房。反腐最激烈时,有人给陈行甲传话:“你想搞掉我们?那我们也要搞掉你,搞不掉也搞臭你!”   1971年,陈行甲出生在湖北省的一个普通农家,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一路考到了清华研究生。   不过学业有成的他并没有选择在大城市里闯出一片天地,而是选择回到湖北做一名基层公务员,想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到巴东县,陈行甲不禁感叹,怎么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地方还这么穷?   巴东总人口只有50万,贫困人口却高达19万。   为了搞清楚背后的原因,陈行甲多次下乡实地考察,最后探明原来主要是干部中的腐败问题在作祟,钱都去了他们手里,那老百姓怎么富得起来?   所以为了彻底改变眼前的境况,陈行甲一边扶贫,一边反腐。   为了发展经济,陈行甲提倡搞旅游业。   当然在这之前要搞定的问题是修路,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外面的人进来,里面的人走出去。   2012年,陈行甲筹集了20亿元修好路,之后就是把家乡美景宣传出去。   没钱请知名歌手来为MV配乐陈行甲就自己唱,没想到传到网上还让他瞬间走红,引得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最后没费多大功夫就把当地的美景宣传了出去。   除此之外就是搞反腐倡廉。有一次大会上他说:“100万的工程最后结算变成了200万,1000万变成了1500万,让你们都发财是吧?都给我有多远给我滚多远!”   陈行甲大刀阔斧的反腐,阻拦了不少人的发财路,更得罪了当地不少官商,陈行甲的妻子还多次在深夜接到威胁电话。   妻子时常忧心道:“我不求你大富大贵,只求你能活着回家就好。”   但陈行甲却从来没有因为害怕而退缩过。他表示,越是这样越要一查到底,因为这都是人民的血汗钱,身为人民的官,你不做谁做?   最后,陈行甲上任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不仅帮助当地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被评为了“全国优秀书记”。   就在大家以为他前途一片光明时,陈行甲却做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裸辞,转头做起了公益。   陈行甲说:“当我卸掉巴东县委书记后,再联系以前那些老朋友,他们像换了个人完全不愿搭理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种人性的冷漠。”   陈行甲明白自己相对于他们而言,已经失去了当初了价值,那些是县委书记的朋友,而不是他陈行甲的朋友。   卸任后的陈行甲写了一本书《陈行甲的人生笔记》。   书中,他写道:我要真实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不论是美是丑,不论你们爱不爱听,我都要告诉你们这个世界的另一番模样。   这就是陈行甲,一个敢说真话,会做实事,勇于为百姓发声呐喊的人。   在这个世事不断变幻的时代,陈行甲真正做到了内心和实践上的知行合一,着实让人敬佩!

0 阅读:106
元芳侃历史

元芳侃历史

专注于给大家推这种好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