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不买了,印尼不买了,泰国也不买了,怎么歼-10C实战表现越猛,买家反而越少呢?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怎么让人感觉又是在玩呢? 其实埃及本来挺想买歼-10C 的,毕竟这战机性能不错,价格也比西方的便宜不少。 但埃及有个绕不开的坎儿,就是它和美国的关系。埃及的空军主力是美国的F-16,这些飞机的维护、升级都得靠美国。 要是埃及买了中国的歼-10C,美国肯定不乐意,说不定就会在F-16的维护上卡脖子,或者减少对埃及的军事援助。 毕竟埃及之前就吃过这方面的亏,它想买俄罗斯的苏-35战机,结果美国一施压,埃及只能乖乖取消订单,还赔了违约金,这事儿给埃及提了个醒,在武器采购上,政治因素有时候比性能更重要。 还有印尼,印尼原本也在考虑歼-10C,可后来却转头买了土耳其的“可汗”五代机和法国的阵风。这是为啥呢?一方面,印尼想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不想因为买中国武器而得罪美国;另一方面,土耳其和法国给出的条件更诱人,土耳其答应技术转让,还让印尼分期付款,这对印尼来说压力小多了。 法国呢,不仅卖战机,还提供经济合作大礼包,印尼一合计,觉得买法国的阵风更划算。 而且,印尼之前和韩国合作的KF-21项目失败了,这让它对国际合作项目有点心灰意冷,更倾向于买现成的、有保障的战机。 泰国的情况也差不多,泰国空军一直用的是西方战机,像瑞典的“鹰狮”和美国的F-16。 要是换成中国的歼-10C,泰国就得重新培训飞行员,建立一套全新的维护体系,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泰国的国防预算有限,觉得没必要为了换战机花这么多冤枉钱。 更何况,泰国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买瑞典的“鹰狮”既能满足需求,又不会刺激美国,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国际军火市场就像一场复杂的政治博弈。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经常对其他国家施压,阻止它们购买中国武器。就拿哥伦比亚来说,哥伦比亚本来对歼-10C挺感兴趣的,可美国一施压,哥伦比亚就只能放弃,转而买了瑞典的“鹰狮”。 美国这么做,就是为了保持自己在国际军火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遏制中国的影响力。 另外,歼-10C虽然价格便宜,但它需要配套的预警机、防空系统等,这一套下来总成本可不低。 埃及算了一笔账,要是买40架歼-10C,再加上配套设备,总成本可能高达80亿美元,这相当于埃及两年的国防预算,埃及本来经济就不宽裕,实在负担不起这么大的开支。 相比之下,买无人机就划算多了,埃及花4亿美元买了10架中国的WJ-700无人机,既能满足侦察和打击需求,又不会给财政造成太大压力。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西方战机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效应。F-16、阵风、“鹰狮”这些战机已经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有完善的后勤网络和成熟的使用经验。 而歼-10C作为后来者,虽然性能不错,但在品牌认知度和售后服务上还有差距。买家们更愿意买自己熟悉的东西,这样心里更踏实。 所以,歼-10C 买家减少,并不是因为它性能不好,而是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武器买卖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而是掺杂了太多的政治考量和利益博弈。这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个国家都在权衡利弊,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埃及不买了,印尼不买了,泰国也不买了,怎么歼-10C实战表现越猛,买家反而越少呢
漫聊小知识
2025-08-19 12:04:37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