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国民党少将救下了九万红军战士,建国后,毛主席亲自下令,一定要找到这位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8-19 21:40:38

1934年,国民党少将救下了九万红军战士,建国后,毛主席亲自下令,一定要找到这位英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4年,蒋介石在庐山牯岭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会议的重点只有一个:彻底剿灭江西瑞金的红军主力,那一年,国民党已经连续四次围剿失败,这一次,他们决心不再给对手任何机会,会议上,蒋介石亲自提出一项名为“铁桶计划”的部署,准备调集百万兵力,在瑞金周边构筑封锁圈,通过碉堡、铁丝网、无线电干扰等手段,逐步压缩包围,最终一举歼灭红军,计划详尽至每一个部队的调度、每一条道路的封锁、每一种联络方式的替换,严密到令人窒息。   莫雄作为江西德安的保安司令,出现在这场会议中,很多人以为他只是被安排来听听部署,谁也没想到,他心里藏着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其实,早在1930年,莫雄便开始与中共地下党接触,当年,他目睹了国民党内部的混乱、贪腐、内斗,心中早已对所谓“正统阵营”产生了深深的质疑,他对共产党所倡导的理想充满认同,认为那才是他少年时代追随孙中山“天下为公”理念的真正延续。   会议结束后,莫雄火速返回德安,他没有片刻犹豫,直接召集了几位核心幕僚,这些人表面上是参谋、秘书,实际上早已是中共安插在他身边的联络员,在司令部的一间密室里,厚重的作战文件被摊开,几个人争分夺秒地提炼内容,他们使用特制药水,将情报一字一句抄写进四本学生字典中,这种密写方式,只有使用同样的化学药剂才能显现原文,既保密又隐蔽。   传递情报的任务落到项与年身上,他是莫雄多年的老部下,也是中共地下党的一员,为了完成任务,他在出发前做了件惊人的事——自己敲掉了四颗门牙,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破烂不堪的乞丐,拿着那几本字典,踏上前往瑞金的八百里路。   沿途全是国民党的关卡,每天都有人被拦下搜查,项与年靠着破衣烂衫、血迹斑斑的脸和一口漏风的腔调,一路扮疯卖傻,避过了无数次盘查,白天,他躲进山林灌木中,晚上趁夜偷偷前行,饥饿难忍时,只能啃些随身携带的干草药,靠着信念一步步往前走。   七天七夜后,他终于抵达瑞金,把那四本字典交到了党中央的手中,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处理书页,一页页显现出的,是国民党围剿部队的调动路线、封锁节奏、通讯方式乃至飞机空投路径,这份情报的详尽程度,震惊了所有人,周恩来在收到情报当天,便组织会议研究应对,几天后,毛泽东拍板决定——立即战略转移,红军必须突围。   不久,红军在于都河畔悄然集结,趁着敌人尚未完成最后一道封锁时,从防线薄弱处突破,转入长征,等到国民党大军完成合围,瑞金已经成了一座空城,原本可能成为红军覆灭之地的瑞金,最终成为红军转运的起点,一场精心部署的围剿计划,就此破产。   这一切的背后,莫雄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他知道,这样的事不能有痕迹,不能有记录,他清楚,一旦暴露,不仅自己必死无疑,连带着所有参与者都会沦为牺牲品,他仍旧继续在国民党内部维持表面的忠诚,甚至在红军进入贵州时,他又一次设法调开防守,为红军制造通道,这些事情,他从未张扬过。   1935年,莫雄的身份终于暴露,被蒋介石下令拘捕,关押于南京,他并没有就此丧命,是因为有几位国民党老将出面保他,才得以脱身,此后,他回到广东隐居,表面断绝政治活动,实际上仍在暗中协助共产党活动,抗战期间,他释放了大批政治犯;解放战争期间,他秘密支持游击队,提供武器和物资。   1949年,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内部传出要将他秘密清除的风声,莫雄不得不匆匆逃往香港,靠摆摊维生,直到广州解放之后,他才被叶剑英派人找到,带着毛泽东的亲笔信,将他接回大陆。   那之后,莫雄没有再踏入权力中心,他被安排在广东省政协担任顾问,过着极为低调的生活,他住在广州西关的一座老宅里,每天读书、种花、喝茶,极少谈及往事,直到1980年去世,才有更多人知道当年那份情报背后的真相。   在他的追悼会上,有两幅挽联引人注目,一副来自官方,写着“统战楷模”;另一副匿名送来的,上面写着:“字典四本,可抵雄兵十万,”灵堂角落,有几十封感谢信和一张泛黄的欠条:“今借莫公雄食盐二十斤,革命胜利后加倍奉还,”这些朴素的字句,见证了一个人曾经冒死撑起的信念。   莫雄一生没有加入共产党,却做出了许多党员都难以完成的事,他的选择,是在时代洪流中坚持信仰的表现,他没有留下豪言壮语,留下的只是几本字典、一段传说、和一个被历史铭记的名字。   信息来源:广东政协网《莫雄:党外志士助革命,隐秘壮举救红军》    

0 阅读:106

猜你喜欢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