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降格处理!韩国的这一外交安排非常的特别!韩国新外长赵显上任以来,已经访问了美国、日本和印度三国,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我们作为韩国最重要的邻国,韩国与我们打交道时,在韩国外长还没有访华前,韩国却作出了另外一个安排。韩媒称,李在明准备派遣特使团于8月25日左右访华。 作为韩国最重要的邻居,咱们中国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地缘影响力,都该是韩国外交优先考虑的对象,可如今这安排,简直像是把中国当成了“二等伙伴”,让人忍不住想问一句:韩国这是在搞什么鬼? 先说赵显这个人,他可是韩国外交圈里的老牌官僚,履历光鲜得很,又是巴黎政治学院又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按理说该是个明白人。 可他上任后的第一波出访,却齐刷刷选了美国、日本和印度,这三个国家哪个不是和美国关系密切的?尤其是美国,那可是韩国的“老大哥”,韩美同盟在韩国外交里一直是雷打不动的基石。 赵显这么做,明摆着是要向美国表忠心,告诉华盛顿:“咱们韩国还是和您一条心。”可问题是,你表忠心没问题,但也不能把中国当成空气啊! 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占韩国外贸总量的四分之一还多,半导体、汽车这些韩国的支柱产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超过40%,这么重要的合作伙伴,你外长上任连个面都不见,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再看李在明派特使团访华这事儿,表面上看是在修复关系,可仔细一琢磨,这里头的猫腻可不少,特使团选在8月25日左右访华,正好是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日之后,还特意安排了前国会议长、“中国通”议员和前总统之子这样的阵容,乍一看挺有诚意。 可你知道吗?就在特使团访华的同一天,李在明本人却飞到华盛顿去见美国总统了,这叫什么事儿?总统亲自去捧美国的场,却派个特使来应付中国,这待遇差距也太大了吧! 这就好比你家里来了两个客人,一个是你天天巴结的有钱亲戚,另一个是对你家生计至关重要的邻居,你把亲戚奉为上宾,却让邻居在门口吃闭门羹,这不是摆明了看不起人吗? 韩国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在中美之间玩“骑墙”。 一方面,美国在军事、安全上对韩国有绝对的控制权,韩国不敢得罪;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和供应链对韩国经济太重要了,韩国又舍不得放手。 于是乎,韩国就想出了这么个“两头讨好”的法子:外长去美国表忠心,总统派特使来中国赔笑脸。 可他们忘了,外交这事儿最讲究的是真诚,你嘴上说重视中国,行动上却把中国当“备胎”,这不是糊弄人吗? 更让人无语的是,韩国这两年在外交上的表现,简直是把“实用主义”三个字写在了脑门上,文在寅政府时期,还搞过什么“新北方政策”,想和中国、俄罗斯合作开发远东地区,可到了李在明这儿,政策立马转向,开始向美国靠拢。 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不仅让中国摸不着头脑,也让韩国自己的外交政策失去了连贯性,今天和美国眉来眼去,明天又想和中国套近乎,韩国以为自己是在玩平衡,实际上是在玩火,中美之间的博弈越来越激烈,韩国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早晚要付出代价。 再看看韩国国内的政治环境,简直是一团乱麻,执政党和在野党天天掐架,从预算案到特检法,闹得不可开交。 这种内耗直接影响了外交政策的执行,李在明就算有心改善对华关系,也得顾忌国内保守势力的反对,比如赵显,他作为李在明提名的外长,虽然表面上喊着要推动中韩合作,但骨子里还是亲美的。 他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张口闭口就是“警惕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还要求中国“遵守国际法”,这哪像是在和合作伙伴说话,分明是在给美国当传声筒。这种表里不一的态度,让中韩关系的修复变得难上加难。 其实,韩国心里也清楚,得罪中国没好处,今年4月,中国商务部警告韩国企业,不许向美国军工企业出口含中国稀土的产品,否则将面临二级制裁。 这一警告直接击中了韩国的软肋,因为韩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约28亿美元的稀土,而2024年向美国出口的含稀土军工产品价值高达120亿美元,其中70%的稀土原料来自中国。 要是这条供应链断了,韩国的电子、电力、汽车等产业都得遭殃,所以李在明派特使团访华,说白了也是被逼无奈,是在给韩国企业“救火”。可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能挽回中国的信任吗?恐怕很难。 韩国的这一系列操作,充分暴露了其外交的短视和投机,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韩国既想抱住美国的大腿,又不想失去中国的市场,结果就是两边都不讨好。 美国不会因为韩国的示好就放松对它的控制,中国也不会因为韩国的几句好话就忘记被怠慢的事实。 韩国要是真的想在东北亚站稳脚跟,就应该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实实在在地把中国当成平等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在外交安排上搞什么“降格处理”。 否则,韩国最终失去的,不仅是中国市场,还有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和地位。
韩国人这下要尴尬死了,去年他们还在韩国的军事论坛上吵吵,如果进攻西邻,韩军从哪里登陆才好。后来韩国军
【285评论】【4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