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幅增加进口俄罗斯乌拉尔原油因印度迫于美国压力削减俄油采购后俄方提供折扣

物规硬核 2025-08-20 11:23:18

中国大幅增加进口俄罗斯乌拉尔原油 因印度迫于美国压力削减俄油采购后俄方提供折扣   据能源数据分析公司Kpler统计,八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乌拉尔原油量翻了一番,每天达到7.5万桶,与此同时,印度却把进口量从每天118万桶大幅削减到40万桶,这一增一减,就像玩跷跷板一样。   印度为什么突然减少进口?说白了,这是美国施加的压力,美国公然放狠话:任何与受制裁的俄罗斯实体有商业往来者,都可能遭受二级制裁。   这意味着印度银行如果处理这些交易,可能被踢出美元结算系统,印度企业虽然想赚钱,但更怕被全球金融体系拉黑,只好乖乖减少采购。   中国加大进口俄罗斯原油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俄方打折出售价格低于市场价,对国内炼油企业具有成本优势,二是中俄采用人民币结算能规避美元体系制裁风险,三是中国炼油设备的技术特性与俄罗斯原油品质高度匹配。   不过,这事没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运输这些石油的油轮很多都是“影子舰队”——船东不明、船龄老旧,为的是规避西方国家的追踪,而且俄罗斯给出的折扣价也有门道:表面看折扣很大,但实际上油价上涨时,俄罗斯赚得反而更多。   中国获得了更便宜的能源,增强了能源安全,俄罗斯虽然打折卖油,但至少保住了收入来源,印度虽然暂时退却,却在争取更低的价格,美国虽然达成了制裁目的,却无意中推动了去美元化的进程。   欧洲国家表面上抵制俄罗斯石油,背地里却通过第三方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加工品,这种明禁暗买的做法让制裁令形同虚设。 对国家来说,能源安全太重要了,俄罗斯石油打折,该买就买,但不能只依赖某一个来源,数据显示,中国同时也在稳定从中东、非洲等地进口石油,这种“折扣要抢,底线要守”的策略很聪明。   人民币结算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了,当印度因为美元结算问题被迫退缩时,中俄之间的人民币结算机制就成了“救命稻草”,虽然人民币现在还取代不了美元,但每多一次实践,就多一分底气。   最值得称赞的是中国表现出的定力:不被短期利益冲昏头脑,也不被外部压力吓倒,稳稳当当走自己的路,这种冷静务实的态度,在国际博弈中特别可贵。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觉得国际石油贸易离自己很远,但其实油价波动会影响物流成本,进而影响物价,国家能买到更便宜的石油,最终对老百姓也是好事。   未来随着新能源的发展,这类石油博弈可能会逐渐成为历史,但其中体现的独立自主、多元化发展的思路,永远都不会过时,毕竟,只有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才能吃得安心、过得踏实。

0 阅读:75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