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在中央的批示下戴季英恢复了省级干部待遇,但和其他恢复待遇的老同志

小史论过去 2025-08-20 12:30:30

1984年4月,在中央的批示下戴季英恢复了省级干部待遇,但和其他恢复待遇的老同志相比,戴季英直到去世前也没有参加工作,更不是中顾委成员,之所以如此,还是戴季英的情况比较特殊。 戴季英1906年出生在湖北黄安县一个农村家庭,那地方穷山恶水,村民靠天吃饭。他早年去武汉上学,启黄中学和省立第一中学念书。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转为党员。那时候国内乱成一锅粥,军阀打仗,百姓遭殃。他看不下去,就投身革命。1927年11月,他参与黄麻起义,当总指挥部成员,还管七里坪农民义勇队。起义后,队伍转战黄陂木兰山,坚持斗争。1928年春,武装余部编成工农革命军第7军,他当党委委员。5月,他出任黄麻县委书记兼团县委书记,黄安地方武装指挥部总指挥,组织农民武装闹革命。10月,选为鄂东特委委员。1929年12月,当鄂豫边特委候补委员。 1931年6月,鄂豫皖省委成立,他任省委委员,省委政治保卫局审讯科长。1932年4月,任红四方面军25军74师政委。红四方面军反围剿失败撤出鄂豫皖,他留在当地坚持。1933年4月,重建红25军,任军政委兼74师政委,鄂东北游击总司令。他指挥郭家河战斗、潘家河战斗。可在红军时期,他参与肃反扩大化,造成冤案。在红25军,他主导肃反,把74师220团政委、参谋长等49名干部抓起来杀掉,没口供也下手。这事让部队人心惶惶,战力受损。1934年11月,红25军北上长征,他任政治部主任。全军2800多人,高举北上抗日先遣队旗帜,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 长征中,红25军转战陕北,1935年2月,他到陕甘边,任陕甘省委常委、政治保卫局局长。在陕甘边肃反,他抓刘志丹、高岗等人,差点活埋刘志丹。还参与赤安事变,错杀一批干部,破坏根据地。这错误严重,影响大。1935年9月,红25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编成红15军团,他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保卫局局长。可这些事埋下隐患。抗日战争爆发,他出任新四军四支队副司令员。1939年6月,高敬亭被处决后,他任四支队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代司令员。带队打数百仗,发展到7000多人,建立皖东根据地。1940年,去延安党校学习,当七大代表。 1944年,他去河南,任河南区党委书记、河南军区政委。抗战胜利后,河南军区编成中原军区第一纵队,他任中原局委员、中原军区副政委、第一纵队政委。1946年中原突围,他参与指挥,率队转移鄂西北,任军区政委。解放战争中,他指挥河南战场,但有失误。比如一次决策,导致部队伤亡多。他性格刚直,爱顶撞上级,得罪人。建国后,任河南省委常委、开封市委书记。可他不满意职务,觉得资历老,该当省委书记。1951年,他写信给中央,攻击河南领导,要求高位。组织审查,认为他个人主义严重,宗派活动,压制民主。 1984年4月,中央书记处批准平反戴季英,恢复党籍和省级干部待遇。他享受医疗和生活保障,每月领工资。可与其他老同志不同,没工作岗位,没进中顾委。原因是他历史复杂。红军时期肃反扩大化,在鄂豫陕和陕北错杀多人,责任重。解放战争指挥偏差,部队损失大。建国初作风问题,写信要官,毛泽东批示开除党籍、永不启用。1952年2月,开除党籍、公职。1959年,因陕北肃反判15年徒刑。组织念他革命贡献,1984年恢复待遇,但顾及过失,不安排职务。他年纪大,身体差,性格倔,容易起矛盾。组织这么处理,既肯定功绩,又避免麻烦。 平反后,戴季英在郑州住省委北院,过平静日子。每天散步,聊往事。医疗组织管,定期检查。没参与公务,低调生活。1994年5月,他去北京,参加老同志活动。继续住郑州,享受待遇。1997年11月29日,因病逝世,享年91岁。

0 阅读:0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