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内不许统一?特朗普想让中方卖他一个面子,收台最好等他卸任 未来三年不能收台?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08-21 14:28:50

三年内不许统一?特朗普想让中方卖他一个面子,收台最好等他卸任 未来三年不能收台?特朗普对中方有一个不情之请,他凭什么笃定中方一定会答应?又是如何有底气说出这番话的?  中美围绕台湾问题的摩擦已持续多年,美国一直向台湾提供武器支持,同时与中国大陆维持外交渠道。特朗普2025年1月上任后,这种格局延续。他处理多项国际事务,包括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互动。 8月15日,在阿拉斯加的Elmendorf-Richardson联合基地,特朗普与普京举行峰会,讨论乌克兰问题,虽未达成具体协议,但双方交换文件。 美方内部文件显示,对台海潜在冲突的担忧加剧。五角大楼多次模拟演习表明,如果与中国大陆发生对抗,美国及其盟友可能击退进攻,但代价包括数千伤亡和大量舰艇损失。 2023年CSIS战棋推演运行24次,大多数情况下美台日联手取胜,却需承受严重打击,如航母沉没和飞机坠毁。 特朗普团队推动台湾半导体企业转移产能,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兴建工厂,第一座厂房于2025年初投产,第二座计划使用2纳米工艺。大陆海军活动频繁,山东舰编队多次穿越台湾周边海域。 2025年4月,海峡雷霆-2025A演习中,46艘舰艇和111架飞机参与,展示封锁能力。台湾岛内,民进党当局加强防御措施,但经济压力让部分企业寻求大陆市场。年轻人面临失业问题,部分人质疑对抗策略。这些要素构成了特朗普发言前的国际氛围。 这种表态隐含着他认为自己能掌控局面,想让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给他留出空间,等到2029年卸任后再行动。他计算着,能借此在国内树立形象,作为一个能通过个人关系化解危机的领导人。背后支撑他的,是美军在亚太的部署,尽管兵推结果显示风险高,他仍相信威慑力足够。 特朗普还抱怨台湾抢走了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威胁加关税,但又担心失去对芯片的控制。电话交谈发生在2025年2月和6月,内容涉及贸易和技术,他将台湾视为筹码,希望换取在贸易和高科技上的优势。 美方加速抽取台湾资源,台积电工厂在美国落地,限制芯片输往大陆。如果台湾统一,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基地会面临威胁,美元影响力也可能减弱。特朗普回避了是否会直接出兵的问题,几次转移话题。 这次表态发生在普京峰会后不久。特朗普视峰会为外交进展,相信类似模式可适用于台海。他盘算着,通过这种方式,将台湾问题转化为可操纵的国际格局,避免冲突升级。美军评估报告支撑了他的自信。 五角大楼的推演显示,在台海对抗中,美方虽可能获胜,但损失包括多艘航母和数百架飞机。2025年模拟中,中国封锁台湾,摧毁40%进岛船只。特朗普表面强硬,实际希望锁定局势,塑造自己为调解者。他笃定中国会答应,是因为他把台湾视为可交换资产。 美国加速转移台湾科技,台积电第三厂2025年破土,投资增至数百亿美元。大陆军事准备增强反制。 2025年2月,解放军飞机3075次进入台湾空域,创纪录。新型航母下水,美方承认技术差距缩小。台湾当局推动军购,但经济依赖大陆,商界私下推动对话。年轻人支持独立,却因物价上涨质疑政策。 特朗普的言论暴露美国矛盾。他想用期限卡住统一,但大陆演习常态化,7月汉光演习中,台湾模拟防御,但PLA回应加强。他的外交基于个人影响力,却忽略台湾是中国内政,统一节奏由中国人民决定。美方真正做的,是榨取台湾价值,而非为台独流血。五角大楼兵推反复证明,在台海对抗胜算低,曾有将领称撑不过几天。 大陆舰队自由穿越敏感水域,技术突破打破封锁,反分裂政策压缩空间。特朗普的算计注定落空,因为他把台湾问题看成交易筹码,想换取贸易让步。但现实是,美国恐惧台湾统一会瓦解亚太霸权,基地暴露,芯片优势丧失,美元地位动摇。 特朗普言论公布后,中国外交部回应强调,台湾事务属于内政,美方需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方面表示需自力更生,加强防御。台海动态未变,大陆继续军演,包围网逐步收紧。 特朗普任期有限,卸任后影响减弱,美国亚太地位面临考验。他的做法未阻挡统一进程,一切按中国人民意志推进。中国统一有自己的节奏,不受华盛顿摆布。若特朗普真懂交易,就该明白在外力设障前,一切徒劳。 特朗普的“三年禁令”真能管用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一起讨论台海未来的走向!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