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是铁了心想要中国高铁技术,正忙着做宣传,明确提出要和中国“车同轨”,但是技术要给越南。 从 2001 年第一次提出规划到现在,这条连接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南北高铁就没断过折腾。 2010 年那会儿越南最先找的是日本,想用新干线技术修这条铁路,结果日本一张口就是 558.5 亿美元的报价,这数字搁当时相当于越南全年 GDP 的 60%,别说掏钱了,光看数字就能让财政部门头疼好几天,计划自然也就黄了。 可越南对高铁的需求是实打实的,现在河内到胡志明市的火车得跑 30 个小时,而这条 1541 公里的线路串联着 20 个省市,南北经济往来全靠这条线撑着,随着这些年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物流需求早就压得老铁路喘不过气了。 到 2019 年越南又试着重启计划,这次日本把方案改成了纯客运线,结果报价不降反增到近 600 亿美元,连国会的门都没进去就被否了。 这时候越南算是看明白了,日本的技术虽好但实在太费钱,就像买奢侈品,看着光鲜却根本不符合自家预算。 反观中国高铁,这些年在海外的表现让越南动了心。中国高铁每公里造价才 1.5 亿到 2.5 亿元人民币,而日本新干线在印度的项目每公里要花 1.625 亿人民币,韩国的报价也比中国高三成,这差价对财政紧张的越南来说就是生死线。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东南亚已经有了成功案例,雅万高铁全长 142 公里,不仅让印尼司机实现了独立驾驶 350 公里时速的列车,还转让了信号系统和建设技术,连防腐涂层这种细节都根据当地气候做了优化,保证 30 年使用寿命。 中老铁路更厉害,不仅全线采用中国标准,还培养了大批老挝籍技术人员,连运营管理体系都完整输出了。 越南这次是铁了心要学中国模式,连轨距都要改成和中国一样的 1435 毫米标准轨,要知道他们之前用的还是老掉牙的米轨。 这可不是小工程,老街 — 河内 — 海防、河内 — 谅山、河内 — 芒街三条跨境铁路都要换轨,但好处立竿见影,以后昆明到海防的货运时间能从 30 小时缩短到 6 小时,物流成本直接降三四成。 越南国会 2024 年通过的新方案投资 673.4 亿美元,计划 2027 年开工,2035 年完工,这个数字虽然还是很高,但相比日本之前的报价已经务实多了。 越南 2023 年 GDP 是 4338.57 亿美元,政府当年计划拨付 300 亿美元用于公共投资,虽然高铁项目占比不小,但中国的融资模式更灵活,雅万高铁 75% 的外资贷款来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这种 B2B 模式让越南看到了可行性。 越南坚持要技术转让也不是没道理,之前跟日本合作的胡志明市地铁 1 号线修了 12 年还没运营,而中国承建的河内轻轨 2 号线早就跑了 3 年,谁更靠谱一目了然。 他们看着雅万高铁的印尼工人能独立操作,中老铁路的老挝员工能参与运营管理,自然也希望自家工人能掌握核心技术。毕竟高铁不是买个手机,坏了能换,这条铁路要跑几十年,没有自主技术早晚要受制于人。 中国在技术输出上确实有诚意,雅万高铁光培训就搞了好几轮,连列车控制软件都升级了十几次适应印尼地形,中老铁路还翻译了大量专业书籍帮老挝建立标准体系,这些都让越南觉得能从中国学到真东西。 现在越南的心态也很明显,既要性价比又要技术主权。他们之前既想找日本保持平衡,又舍不得中国的实惠,2023 年还跟日本升级了战略伙伴关系,转头就派计划投资部部长访华谈铁路合作。 但现实摆在眼前,日本连胡志明市地铁都拖了 12 年,高铁项目更是只开花不结果,而中老铁路通车后立马成了区域物流大动脉,雅万高铁让雅加达到万隆的时间从 3 小时缩到 40 分钟。 越南看着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心里早就有了答案。改成标准轨后,不仅南北交通能提速,还能跟中国铁路网连起来,以后中国的货物南下、越南的产品北上都方便多了,这对依赖外贸的越南经济来说太重要了。 说到底,越南这次是算明白了经济账和技术账。673 亿美元的投资虽然还是压力山大,但中国的造价优势、灵活的融资方案和实打实的技术转让承诺,比日本那种好看却昂贵的方案实在多了。 他们知道自己掏不起买奢侈品的钱,中国这种性价比高还管教会的模式,正好符合越南又想发展又想省钱还想掌握技术的需求。 毕竟高铁建起来是要赚钱的,不是用来当摆设的,能让物流成本降下来、让人员流动快起来、还能顺便培养出一批本土技术人才,这样的买卖越南怎么可能不动心。
雅万高铁延长线是谈不成的!雅万高铁的核心问题,就是印尼希望咱们高铁公司,继续
【7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