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把高息外债变成锁链,套住汇丰的脖子,逼列强从支持阿古柏改押清军。 利息高到五厘七,每拖一天就多三万两,银行比兵部更怕打败仗。 胡雪岩出面六次借一千五百万两,海关税和厘金做抵押,等于拿全国盐茶钱当保。 这事儿听着像把死棋下活了,实则是拿国运当赌注的险招。五厘七的利息放在当时是什么概念?民间放贷的 “驴打滚” 也不过这个数,可人家借的是一千五百万两 —— 相当于那会儿大半个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每天三万两的利息,拖上仨月就能拖垮一支前线军队,左宗棠敢这么干,赌的就是汇丰银行输不起。 银行怕的从来不是利息高,是收不回本金。海关税和厘金是大清最稳当的进项,盐茶生意从南到北谁都离不了,把这些押出去,等于给银行画了张 “保本符”。可这符是拿全国百姓的生计画的 —— 盐价里掺着厘金,茶税加在茶钱里,最后还是老百姓掏腰包填窟窿。胡雪岩六次奔走借钱时,江南茶商正因为厘金涨了三成哭着喊着要罢市,只是这些声音,都被西北战场的炮火盖过去了。 列强改押清军也不是信了左宗棠,是算清了账。阿古柏占着新疆,却拿不出像样的抵押,反观大清,海关的银子每月准时进账,押清军赢了,不仅能收回借款,还能接着做通商的生意。说白了,这不是什么道义转向,就是列强在账本上换了个更靠谱的 “乙方”。 更有意思的是 “银行比兵部更怕打败仗”。兵部怕打败仗丢了疆土,银行怕打败仗收不回钱,一个顾着国本,一个盯着利润,却在这一刻被绑到了一块儿。可细想下去,要是真败了,兵部能重整旗鼓再打,银行拍拍屁股就能换个地方放贷,最后扛下所有的,还是那个被抵押出去的 “全国盐茶钱” 背后的百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太平军灭亡前昔,最大的痛不是兵少将寡,而是精气神散了。当年的老太平军看见绿营
【49评论】【42点赞】
徐龙
小编说左公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