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三个世界划分,中国,美国在第一世界,日,韩欧盟是第二世界,剩下的是其余国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08-22 14:29:48

特朗普的三个世界划分,中国,美国在第一世界,日,韩欧盟是第二世界,剩下的是其余国家,就是第三世界。为何这样说呢?从此次美国贸易谈判协议,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对于我国,美国是当做压轴角色来看待,最后同我国进行贸易协商。 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引发广泛争议,这种划分方式是否隐藏着更深层的战略意图?如果仔细审视贸易谈判的顺序和方式,或许能揭示出大国博弈的真相,让人不由好奇,这种分类究竟如何影响各国经济命运。 美国贸易政策的调整从2018年初启动,当时针对钢铁和铝制品进口征收额外关税,波及全球多个供应链环节。 许多企业因此增加成本,部分制造业调整生产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随后,美国扩展关税范围至特定技术产品,中国则对美国农产品和汽车采取相应措施。双方通过文件交换表达各自立场,但短期内未能消除分歧。 到2019年中,贸易争端加剧,美国对更多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暂停某些美国货物进口。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波动,企业投资步伐放缓。六月底,在大阪国际会议期间,两国高层会晤,同意暂缓新增关税并重启对话。会后,双方通过通讯方式协调议题,最终选择上海作为谈判场所。 七月底,美国团队抵达上海,中国方面安排会议设施,交换初步议程,关注农产品采购和技术转让等领域。这一轮对话成为争端进入关键阶段的标志,旨在探索潜在共识。 特朗普将国际分为三个层次,美国和中国位于首位,其次包括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剩余国家归为末端。这种分类通过贸易对话方式显现,美国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象,置于最后处理阶段。其他国家根据经济规模或盟友地位获得不同处理。 在上海谈判于七月三十日开启,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努钦领队,中国副总理刘鹤率团参与。讨论涉及增加美国大豆和猪肉出口量,中国已采购部分农产品,但要求逐步撤销现有关税。 次日,焦点转向知识产权保护,美国要求加强执法,中国展示近期立法修改,但强调对等原则。双方同意九月续议,但未签署文件。 与此相比,日本处于次级位置。2019年上半年,美国威胁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日本官员多次前往华盛顿提交方案。 九月,在纽约国际会议期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特朗普会晤,签署初步协议。日本同意降低对美国牛肉和猪肉的关税壁垒,美国暂缓汽车关税。协议内容倾向美国利益,包含数字贸易条款。 韩国类似,2018年初,美国启动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修订。韩国贸易部长金铉宗带队赴美,在国务院会议室多次磋商。韩国同意延长美国卡车关税豁免期,并增加钢铁出口配额限制。美国坚持这些条款,韩国最终签署修订版,协议中韩国让步较多,如调整汽车出口上限。 欧盟亦面临压力。2018年七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访问白宫,与特朗普在玫瑰园会面。容克承诺欧盟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和大豆,特朗普宣布暂停新关税。 随后在布鲁塞尔继续对话,欧盟同意增加美国农产品进口,但未形成全面协议。特朗普团队强调零关税目标,欧盟维护自身产业,过程存在拉锯。 对于其余国家,美国采用单边方式。没有正式对话,美国直接公布关税列表,并通知相关政府执行。例如,对印度,2019年取消其普惠制待遇,原因是市场准入不足。印度通过外交渠道表达不满,但美国未调整,仅发出公告。 类似,对土耳其,美国因其他事宜提高钢铁关税,土耳其企业收到通知后修改出口安排。美国还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针对发展中国家地位,发布备忘录要求变动,无需双边商讨。 这种分类体现美国优先原则,中国作为能直接应对关税的国家,获得较长对话时间。日本、韩国和欧盟虽为盟友,在协议中让步较大。其余国家无对话机会,直接面对美国决定。这种做法影响全球贸易平衡,促使各国调整策略以应对不确定性。 九月,双方在华盛顿再次聚集,讨论采购承诺和技术规则。十月,形成初步共识,中国增加美国能源进口,美国部分缓解关税。2020年一月,第一阶段协议签署,中国承诺两年内额外购买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涵盖制造业和能源。协议实施后,中国采购部分农产品,但整体仅实现目标的58%。关税多数保留,争端延续到后期。 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协议保持原有状态,日本和韩国执行让利条款,欧盟维持临时安排。全球贸易格局发生调整,企业适应新规则。这种发展显示贸易政策的影响持久,各国需持续观察并应对潜在变化。 这种世界划分引发思考,你认为这种贸易策略对全球经济有何长远影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一起讨论。

0 阅读:145

猜你喜欢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