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岛内有人表示,既然中国大陆表态,只要岛内愿意谈统一,什么条件都可以提,那么国

古今知夏 2025-08-22 18:17:28

最近岛内有人表示,既然中国大陆表态,只要岛内愿意谈统一,什么条件都可以提,那么国号和国旗都应该可以改变。岛内声称,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太过冗长,是中国三千年来历史的朝代中,名字最长的。大陆提倡简体字,国名却这么长,何简之有?用中华民国四字,简单明了,掷地有声! 1949 年 10 月 1 日,天安门城楼上那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不是随口喊的口号,是无数先烈用鲜血铺路、4 亿中国人通过政协会议投出的历史答案。 从那天起,“中华民国” 代表的旧政权 — 那个让百姓饿肚子、让官僚发横财、让外敌随便闯的时代,就彻底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 这不是谁的主观想法,是联合国 2758 号决议白纸黑字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在联合国唯一合法代表”;是 182 个建交国签过字的共识,没有一个国家再认 “中华民国”; 就连台企来大陆开公司,营业执照上都得明明白白写 “中国台湾地区”— 要是 “中华民国” 真合法,哪有 “地区” 一说? 再看他们吵吵的 “国号长短论”,纯属没翻过历史书的胡话。 中国历史上,西周、东周、北宋、南宋,这些国号字数可不算少,没人说 “东周不如秦正统”;国际上,“美利坚合众国” 11 个字,“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13 个字,比咱们国名还长,咋不见他们去说美国 “啰嗦”、英国 “麻烦”? 说白了,他们不是嫌国号长,是嫌 “中华人民共和国” 里的 “人民” 二字 — 嫌这俩字代表着 “老百姓当家作主”,戳破了他们想搞特殊的心思。 拿简体字说事儿就更离谱了,纯属把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硬绑一起。 上世纪 50 年代大陆推简体字,是为了救命!那时候 80% 的人是文盲,农民不认识 “農藥” 俩字,可能误喝中毒;工人看不懂 “機床” 说明书,只能干着急; 学生写个 “體” 字要画十几笔,半天写不完一页作业。简体字把 “葉” 改成 “叶”、“龍” 改成 “龙”,不是毁文化,是让文化能走进农村、走进工厂,让更多人能读书识字。 就这么几十年,大陆文盲率从 80% 降到 2.67%,多少农村孩子因为简体字轻松读书,最后考上大学走出大山?这是实打实的民生成绩。可岛内这群人故意把 “文字简化” 和 “国名” 扯一起,就像说 “用筷子吃饭就得改房子大小”,根本没逻辑。 他们不敢提的是:为啥 “中华民国” 在大陆时,百姓要逃荒要饭;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能让近 1 亿人脱贫,能把高铁修到世界第一,能让老百姓看病有医保、养老有社保。 更可笑的是,这群喊着 “中华民国” 的人,身体比嘴诚实。去年有台商去东南亚谈生意,想拿 “台湾” 身份签合同,对方直接说 “只认中国台湾地区,要么用大陆自贸协定,要么免谈”,最后还是靠大陆的政策才拿到订单。 还有台胞来大陆,刷台湾居民居住证就能报销医保、进火车站,享受着便利,转头就骂大陆国名 “长”,这不就是 “吃着碗里的,砸着锅里的”。 再看澳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12 个字,比咱们国名还长,可澳门人没人嫌麻烦。为啥?因为回归后,澳门人均 GDP 冲到世界第二,居民养老金翻了十倍,孩子上学免费,看病报销 90%。他们知道,国号里的每个字,都意味着 “背靠祖国” 的安全感,意味着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号,从来不是靠字数撑着的,是靠 74 年干出来的成绩立住的。从以前连铁钉都叫 “洋钉”,到现在能自己造航母、送航天员上太空;从过去 “出门靠走,通讯靠喊”, 到现在 5G 满大街、高铁跑遍全国;从两岸隔海不往来,到现在每年贸易超 2000 亿美元、台胞在大陆能找工作、上学 — 这些实打实的变化,才是这个国号最硬的底气。 岛内这群人抱着 “中华民国” 的旧招牌不放,还想拿它当 “统一条件”,根本是看不清形势。他们忘了 1971 年 “中华民国” 被赶出联合国时,没一个国家帮它。 忘了现在国际组织里,只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席位;更忘了两岸同根同源,台胞来大陆吃的粽子、过的春节,和大陆一模一样,不一样的是更安全的环境、更宽的路。 历史从不会因为谁 “怀旧” 就回头。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号,是无数先烈用命换来的,是焦裕禄、袁隆平用一生守着的,是 14 亿中国人现在正在拼的 — 别说改,谁诋毁一句都不行。

0 阅读:92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