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皮定均看上了女干部张烽,就让县长去说媒,张烽听说了县长的来意后,拒绝

蕊蕊聊过去 2025-08-22 19:22:45

1940年,皮定均看上了女干部张烽,就让县长去说媒,张烽听说了县长的来意后,拒绝道:“他条件很好,但我不想嫁给他!” 抗日战争打得正激烈,太行山区是我们八路军的重要根据地。皮定均那时候是太行军区第五分区司令员,1914年生人,参加革命早,作战经验丰富。1940年8月,他带队奇袭涉县,消灭三百多名日伪军,这仗打得漂亮,当地老百姓都拍手叫好。战后部队在涉县驻扎,皮定均跟县长郑晶华商量工作,正好张烽进来汇报妇女救国会的事。张烽是涉县妇女救国会主任,那年才十七八岁,工作认真,组织妇女支前,缝军鞋,送粮食,贡献不小。 皮定均对张烽有好感,就问郑晶华她的情况。郑晶华明白意思,说愿意帮忙介绍。没多久,郑晶华找张烽谈,夸皮定均是英雄,刚打了大胜仗,希望她考虑。张烽听了摇头,说皮定均司令员条件很好,但她不想嫁给他。郑晶华问为什么,张烽说她见多了战士上前线牺牲,留下家属苦日子,她不想年纪轻轻就守寡。张烽态度坚决,郑晶华没法,只好告诉皮定均。皮定均听了没话说,感情的事不能勉强,就没再纠缠。 这事搁置下来,一年后,皮定均认识陶莹,两人谈得来,想结婚。可部队有规定,结婚得满28岁、军龄5年、团级以上。皮定均满足后面两项,但记错自己年龄,以为还要等几年。陶莹等不了,两人就分了。等到皮定均弄清自己其实27岁,陶莹已经走了。 转眼到1943年,皮定均29岁,还单身。同志们想帮他解决个人问题,问他意见,他说还想着张烽。五分区政委徐子荣听说,答应帮忙。他先找张烽谈,讲皮定均的革命贡献。张烽有点动摇,但还是不愿。徐子荣不放弃,又劝几次,没成,就找张烽家人。张烽父母和姐姐听了皮定均的事迹,都同意,还一起劝张烽。同时,皮定均写信给张烽,张烽看完退回,但标出几个错字。皮定均见有门,继续追求。 1943年6月,张烽被打动,答应结婚。婚礼在林县办,很简单,没酒,用白开水代替,菜也少。主持的同志让皮定均讲恋爱经过,他说没啥经过,大家就安静吃饭。张烽后来回忆,这是一场“哑巴婚礼”,但不影响感情。 婚后,皮定均和张烽一起投身革命。张烽生于1923年,早年参加抗日,1938年在涉县建妇女救国会。两人育有七个孩子,前两个因战乱寄养在老乡家,不幸夭折。后来条件好转,家庭稳定。皮定均在解放战争中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一旅旅长,带队突围,立下功劳。1949年后,他继续在部队任职,1955年授中将军衔。 张烽也随军工作,先在兰州军区,后到福州军区,任司令部直属政治部副主任。她是老战士,经历过新四军时期。两人相伴33年,互相支持。1976年7月7日,皮定均去东山岛视察,飞机失事,他和长子皮国宏遇难。张烽悲痛,但坚强,没在追悼会上落泪。她把抚恤金捐给儿童慈善,还说要带全家照片给皮定均作伴,不让他孤单。 这故事反映了革命年代的爱情,不花哨,就图志同道合。皮定均是英雄,但追求时也得尊重对方。张烽的拒绝,是因为战争残酷,她见多了牺牲家属的苦。最终结合,是真诚和同志帮助的结果。搁现在看,这种坚持挺接地气,革命夫妻就这样,简单朴实,为国家奉献一生。 皮定均一生作战勇敢,从太行到中原,再到渡江战役,都冲在前。豫西抗日游击支队就是他组建的,开辟根据地。张烽在妇女工作中,动员群众支前,功不可没。两人婚姻,是党内同志式爱情的典型,强调共同理想。 回顾历史,这样的故事多,提醒我们珍惜和平。战争年代,个人事小,国家事大。皮定均和张烽的结合,不是浪漫传奇,而是革命道路上的互助。2009年张烽逝世,享年86岁,她晚年还参加老战士活动,强调理想永存,与党俱进。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