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女知青黄丽萍携农村丈夫回宁波老家,房门刚打开,丈夫就被挂在墙上的照片震惊了,小心翼翼询问:“照片上的人是你父亲吗?”得到黄丽萍的肯定回答之后,丈夫却做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 黄丽萍,1950年出生在浙江宁波,家里条件不一般。她父亲黄思深是军人出身,1913年出生于湖北孝感,1931年参加红军,跟着队伍走了长征,打过不少硬仗。1955年,他被授予将军军衔,后来在东海舰队航空兵工程部当副部长。虽然职位高,黄思深为人低调朴实,这点对黄丽萍影响很大。她从小听着父亲的故事长大,心里装着责任和坚韧。 1969年,国家号召“上山下乡”,19岁的黄丽萍主动报名,去了黑龙江集贤县升昌人民公社友好生产大队。那地方苦啊,冬天零下几十度,风吹得脸生疼。她没喊过累,反而学着干农活,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在北大荒,她认识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村小伙子,两人一块儿干活,慢慢有了感情。1971年,他们结了婚,后来生了一女一子。黄丽萍把父亲教她的那股子韧劲带到了这里,日子过得踏实。 1973年春天,黄丽萍想带丈夫和孩子回宁波看看爹妈。这是她离开家四年后头一回回去。她带了些北大荒的红薯和玉米,想让父母尝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坐了好几天火车,一家三口到了宁波。进屋那一刻,丈夫愣住了,盯着墙上的照片挪不开眼。那是黄思深将军的黑白照,军人气场十足。丈夫认出这是大人物,心里一慌,觉得自己配不上黄丽萍,提出要分开。黄丽萍没同意,她说在北大荒一起奋斗出来的感情才最真,哪能说散就散。 在宁波待了几天,丈夫慢慢放开了些。黄思深将军回来后,和女婿聊了聊,了解他们在北大荒的日子。将军问黄丽萍以后咋打算,她想都没想就说要回北大荒,那儿是她的根。黄思深很支持女儿的选择,没多劝。告别家人后,黄丽萍一家又回了黑龙江,继续种地干活。到了1979年,很多知青都回城了,可黄丽萍没走。她舍不得丈夫、孩子,还有那片她流过汗的土地。 时间一年年过去,北大荒变了样。黄丽萍和丈夫靠双手让日子越过越好,也帮着村里干了不少事。2005年,黄思深将军去世,黄丽萍在家缅怀父亲,心里更坚定了留下来的念头。她的故事听着挺简单,就是一个知青的选择,可细想又不简单。她没追求大富大贵,就守着自己的小家和那片地,活得实实在在。 黄丽萍这人吧,说不上多轰轰烈烈,但她那股子坚持真挺打动人。从宁波到北大荒,从知青到农民,她用行动告诉大家,家不是看背景高低,是靠心连着心。她父亲是将军,她却没仗着这点飘起来,反而扎根最苦的地方,这点让人服气。她的选择也让人看到知青那代人的担当,不光是喊口号,而是真干实事。 再说她丈夫,一开始被照片吓着了,想退缩也能理解。毕竟一个农村汉子,冷不丁发现老婆爹是将军,谁心里没点波澜?他提出分开,不是啥坏心眼,就是觉得自己差得太远。可后来他跟着黄丽萍留下,一块儿吃苦,也算证明了自己不是孬种。这两口子,一个有情有义,一个知进退,搭在一起,才有了这段故事。 黄丽萍的故事听着像老一辈的回忆,可放到现在也有嚼头。她为啥不回城?为啥守着北大荒?她跟丈夫的感情咋就这么牢靠?这些问题没啥标准答案,但能让人琢磨。她用一辈子告诉大家,幸福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选的。她没嫌弃丈夫出身低,也没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这种心态搁现在也少见。
1973年,女知青黄丽萍携农村丈夫回宁波老家,房门刚打开,丈夫就被挂在墙上的照片
历史趣闻社
2025-08-23 04:21:5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