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吓人了!”近日,黑龙江黑河,一男子上山采蘑菇时,看到树上卡了个东西,他好奇的

椎名社会 2025-08-23 22:18:00

“太吓人了!”近日,黑龙江黑河,一男子上山采蘑菇时,看到树上卡了个东西,他好奇的过去查看,发现是一个枣核状的金属物体,锈迹斑斑的,男子觉得和电视上看到的炮弹很像,就急忙联系了有关部门!网友:找找周围是不是还有。   信源:央广网《孙吴:树干中惊现二战遗留炮弹》   你敢信吗?东北的老林子里藏着会“吃”炮弹的树。   黑龙江黑河的黄先生上山采蘑菇时,就撞见了这么件怪事——一棵老柞树的树干里,嵌着个锈迹斑斑的铁疙瘩,半截露在外面,看着就像被树慢慢“吞”了进去。   这东西长约四十公分,枣核形状,表面的红锈掉渣,摸上去冰凉坚硬,越看越像抗战纪录片里见过的炮弹。   黄先生在山里长大,平时见惯了枯枝败叶,可这物件透着股邪气。   他没敢碰,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发到家族群里问。没过几分钟,家里老人急吼吼打来电话:“别动!那是炮弹!赶紧报村里!”   原来当地老人都知道,这一带山里头藏着不少“老物件”,都是当年小鬼子留下的。   村干部和民警很快赶到,拉起警戒线。   黑河市文保中心的工作人员一到现场就倒吸凉气——这枚炮弹斜插在树心,弹头锈得像老人脸上的褐斑,木质已经把铁壳裹得严严实实。   林业局的老技术员摸着树皮纹路说:“这树最少活了六十年,怕是从小树苗时就抱着这炮弹长,一年年把铁疙瘩越裹越紧。”   往林子东边走三百米,就是当年侵华日军的地下隐蔽部。   黑河市档案馆的老照片里,还能看到穿土黄色军装的日本兵在这一带巡逻。   七旬的王老汉拄着拐棍在警戒线外念叨:“小时候听爹娘说,小鬼子败走那年,满山乱扔家伙事儿,手榴弹、炮弹往林子里、河沟里乱塞。”   1945年关东军溃败时,确实有史料记载他们仓皇丢弃大量弹药。   专业排爆队带着液压钳和防爆箱赶来时,夕阳正照在弹体上。   技术人员屏住呼吸切割树皮,一点一点分离木头和铁壳。   当炮弹终于从树里“拔”出来的瞬间,树心留下个狰狞的空洞,像道永远长不好的伤疤。   这枚炮弹被小心翼翼装进防爆箱,成了孙吴县今年发现的第七枚战时遗留弹药。   当地人对这种事并不陌生。去年修水库时挖出过三枚手雷,前年垦荒的拖拉机犁出过迫击炮弹,更早的时候,逊别拉河清淤还捞上来过日军的防毒面具。   黑龙江省公安厅的数据显示,近五年全省每年都要处置五十多枚二战遗留弹药,大多集中在黑河、孙吴这些当年的军事要地。   黄先生扒着防爆车窗户,对着炮弹连拍好几张照片。   他说要存着给孙子看:“课本里写的都是真的,这些铁疙瘩就是证据。”   黑河市文保中心的工作人员笔记本上记着,2020年有村民拆老屋,墙缝里掉出过锈蚀的指挥刀;2018年清理河道时,发现过完整的日军制式步枪。   这些藏在山林里的“时光胶囊”,每年都在提醒人们那段历史。   孙吴县档案馆里,泛黄的旧照片记录着日军在这里修建的防御工事;而山林中不断发现的弹药,成了无法被抹去的罪证。   就像这次发现的“树抱弹”,树木用六十年的生长将炮弹包裹,却没能消化这段血腥的记忆。   现在当地村民都知道,进山遇到奇怪的铁器千万别碰。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早就提醒过,东北山林、农田里可能藏着未爆弹药,发现圆柱形金属物件、锈迹斑斑的铁器,一定要记住“不摸、不碰、及时报警”。   专业人员说,这些老炮弹虽然锈迹斑斑,但有些引信还可能有效,擅自挪动非常危险。   当防爆车沿着山路往下开时,暮色已经笼罩山林。那棵失去炮弹的老柞树在风中轻轻摇晃,树心的空洞还在诉说着什么。   而在千里之外的某些博物馆里,“满洲开拓团”的温情照片仍在展示着虚假的和平。   但这枚裹着树皮的炮弹不会说谎,它用最沉默也最有力的方式证明:有些历史,永远不该被遗忘。

0 阅读:528
椎名社会

椎名社会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