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无私到什么程度!”法国一男子来到中国40年时间,竟然无偿资助了70多位

掘密探索 2025-08-24 14:42:18

“一个人能无私到什么程度!”法国一男子来到中国40年时间,竟然无偿资助了70多位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而他提出的唯一要求,竟然是,他所资助的学生,学有所成后必须回到中国! 让的家族史能拍成《豪门恩怨》:爷爷是法国空军创始人,爸爸是二战空军司令,表姐还给戴高乐当过秘书。 可这“少爷”从小就不安分——20岁参军被德军抓去当战俘,蹲了4年黑牢;出来后满世界溜达,50多个国家跑遍,最后被中国“勾了魂”。 1976年,57岁的他作为中法文化交流专家到西安教法语,结果一下飞机就懵了:法语系连个录音机都没有,学生靠扯着嗓子喊学发音。 他转头就去买了十几台录音机塞给学校,还把法国政府发的工资全捐出来买教材。 同事陆栋第一次请他到家吃饭,差点笑岔气——这贵族教授蹲在小板凳上啃煎饼,吃得满嘴掉渣。 后来才知道,让为了省钱给学生,自己住60平的老宿舍,一件衬衫穿到透明还在补补丁,1块钱的方便面当“山珍海味”。 让的“无私”不止于砸钱。他研究明代官制6年,写出23万字的论文,成了法国汉学界的“扛把子”。 60岁退休后自学中医,用中法双语写了《简明中医外科学》,还把自己得的拿破仑勋章捐给西安外国语大学。 1997年,80岁的他申请了中国永久居留权,成了陕西第一个拿“绿卡”的老外。 临终前,他立下遗嘱把遗体捐给西交大医学院。 现在总有人抱怨“好人没好报”,可让·德·米里拜尔用40年证明:真正的无私,从来不是算计得失,而是把别人的梦想当自己的命。 他一个法国贵族,放着荣华富贵不要,偏要在中国当“穷教授”,图啥?就图中国那句老话——“达则兼济天下”。 在这个“算计来算计去”的时代,让的故事像面镜子:有人为套现几百万不择手段,有人为争个职称勾心斗角,可这“法国老头”却用一辈子诠释了什么叫“大爱无疆”。 他资助的学生里,有人成了高铁工程师,有人当了三甲医院院长,这些成就背后,站着一个96岁老人的微笑。 让走了,但他的“傻劲儿”还在——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纪念碑上刻着“耕耘友谊”,学生们管他叫“中国爷爷”,而那70多个归国学子,正用从他那儿继承的“无私基因”,继续暖着这片土地。 或许这就是他说的“世界的希望在中国”——因为这里不仅有五千年的文化,还有一群愿意为别人点灯的人。

0 阅读:14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6

用户10xxx26

2
2025-08-24 22:13

好人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