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刘昌毅:“军中猛张飞”的传奇一生。 一、传奇经历与鲜明性格 “死而复生”的战场奇迹:1934年万源保卫战中,刘昌毅身负重伤,被误判牺牲。入殓前,战士放入他心爱的手枪时,发现其手指微动,紧急送医后得以生还。他曾豪言:“老天爷不收我,是让我留下来继续战斗!” “掀桌”事件显耿直:1949年淮海战役庆功宴上,邓小平调侃其部队“仗打得很好,就是多吃了500斤肉”(暗指可能虚报人数换补给)。刘昌毅误以为是批评,当场掀桌离去,醒悟后道歉,邓小平笑称其为“猛张飞”。 刚烈作风贯穿生涯: 1954年接收旅顺基地装备时,发现苏方以旧充新,他强硬要求“旧装备全不要”,迫使对方让步。 1947年行军遇敌军多路合围,坚持让战士吃饱饭才下令撤退,即便炮弹落在附近仍镇定自若。 二、军事生涯与重要贡献 革命战争时期: 红军时期:15岁(1929年)参加鄂豫皖红军,长征中任红9军营团级指挥员。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9师侦察科长、太行军区分区参谋长等职,曾伏击日军缴获“天皇炮”,致日军少将以“满足一切条件”求归还。 解放战争:任中原军区旅长、二野3纵副司令员,双堆集战役中率部歼敌并俘获黄维,部队伤亡近半。 新中国建设与卫国战争: 海军奠基:1960年任首任北海舰队司令员,参与旅顺基地筹建。 对越自卫反击战:65岁高龄被许世友点名任东线兵团副司令,二人饮酒明志,率部月内击溃越军。 荣誉与职务:1955年获中将军衔及二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历任铁道公安部队副司令、济南军区副司令兼北海舰队司令、广州军区副司令等。 三、历史评价与家族传承 故乡与精神根脉:出身湖北红安“将军县”,该县七里坪镇走出秦基伟(上将)等17位开国将领。刘昌毅临终嘱托骨灰归葬红安,与黄麻起义烈士长眠。 后代延续戎装:其子刘晓琨曾任广西军区司令员,在海军纪念活动中强调“勿忘历史”,呼吁铭记徐增平等功臣及开国海军将领的贡献。 争议中的历史观:刘晓琨曾公开质疑部分史料对海军建设史的叙述,强调毛泽东时代对海军的奠基作用,主张如实记录徐增平购入“瓦良格号”(辽宁舰前身)的功绩。 四、人物特质总结 刘昌毅一生身经千余战,负伤百余处,以“猛、直、忠”铸就传奇。他既是战场“活张飞”,也是新中国海军拓荒者,晚年仍以残躯卫国征战。其刚烈性情与赤子情怀,浓缩了开国一代军人“以身许国,不求闻达”的精神图腾。
开国中将刘昌毅:“军中猛张飞”的传奇一生。 一、传奇经历与鲜明性格 “死而
博文忆览说
2025-08-24 19:56: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