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中国为啥不趁着俄乌打仗,欧美腾不出手时直接收复台湾,反而还去和菲律宾拉扯了,原来这是在布好局守住门! 这几年不少人都在讨论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俄罗斯和乌克兰打得火热,美国和欧洲把主要精力放在那边,中国如果选择此时出手,好像是“天赐良机”。 可真要细想,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一个国家的战略,不是赌一时之勇,而是要看长远的大局。 中国没有贸然出手,有着深谋远虑的布局,核心就是要守住自家的 “门”,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先来说说第一岛链,它从日本一路延伸到菲律宾,就像一道长长的屏障,把中国近海给半包围起来了,在军事战略上,第一岛链对中国的意义非凡。 如果把中国比作一个大房子,那第一岛链就像是房子的“前院围栏”,中国海军要想出远海,走向更广阔的大洋,就得先突破这道“围栏”。 美国当年搞出这“岛链战略”,就是想把中国海军困在近海,限制咱们的发展,但中国可不会被轻易困住,这些年一直在积极想办法应对。 有时候大家觉得和菲律宾折腾没什么意思,好像不如直接解决台湾来得痛快,但实际上,南海方向的意义更深。 看美国在亚太的布局,它最依赖的就是日本和菲律宾这两个盟友,如果台湾问题爆发,美国必然要从这两地动身。 中国在菲律宾方向不断加固存在感,既是告诉美国,这条线你未必稳,也是告诉周边国家:这片海域我说了算,长远来看,这是一种“以空间换时间”的大棋。 这些年,菲律宾小动作不断,一会儿派船闯仁爱礁,一会儿在其他岛礁搞事情,中国也没闲着,一直在有理有据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收复台湾可不是小事,得慎之又慎,中国一直主张和平统一,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动武。 而为什么说这是“布好局守住门”?因为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是看某一时的机会,而是看整个战略格局是否稳固。 中国在南海的每一步行动,都是在布好局,和菲律宾周旋,是为了巩固在南海的权益,守住第一岛链的关键位置。 只有把南海的防线筑牢了,中国海军才能更自由地进出大洋,拓展战略空间,就好比盖房子,得先把地基打牢,把围墙砌好,房子才能住得安稳。 中国在南海建设岛礁、巡逻执法,就是在打地基、砌围墙。 假如第一岛链没有突破口,那即便拿下台湾,意义也会大打折扣,反过来,如果中国能在南海、在岛链边缘打造稳定的存在,美国再想介入就会顾虑重重。 到那时,收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不必冒巨大风险。 再把视野放宽一点,从国际的角度来看,这种布局思维其实并不少见,历史上很多大国在关键时刻都不是“直捣黄龙”,而是先守住要害,布下棋局,然后才等待时机。 例如冷战时期的苏联,它在古巴导弹危机后,并没有再直接挑战美国本土,而是选择在非洲、中东渗透,逐步扩大影响力。 表面上看这和核心利益无关,但实际上是为了延伸战线,让美国分心,中国今天在南海的动作,也有几分相似之处。 再比如英国在19世纪称霸海洋的时候,它从来不和对手在欧洲大陆正面对撞,而是通过殖民地港口、海上通道来封锁别人。 它明白一点,守住关键节点,全球的主动权自然在手里,南海在今天的中国眼中,意义就和直布罗陀之于英国差不多,都是关乎出海大门的咽喉。 中国在南海和菲律宾的“拉扯”,看似是小打小闹,实则是在为国家的长远利益做打算,中国不慌不忙,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步地建设防线,巩固权益。
终于明白,中国为啥不趁着俄乌打仗,欧美腾不出手时直接收复台湾,反而还去和菲律宾拉
青橘小罐
2025-08-25 11:41: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