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的一天,在怀仁堂中,叶剑英叫汪东兴坐下,汪却始终不肯坐,叶帅点头:你是要“埋伏”哟! 1976年10月6日,中央办公厅主任的办公室内,汪东兴与许多早就在这里待命的战士们神情严肃,室内的氛围与往日不同。 不断有人进进出出,马上中央要召开政治局常委的会议,参会的人们都在为此做着各种准备。然而,还是有细心的人注意到这特殊的氛围,看着汪东兴等人严肃的样子,大家也明白这次的会议另有玄机。 不久后,叶帅来到了怀仁堂前,他和往日一样不慌不忙走到了怀仁堂的大厅内,华国锋与他同时到场。此时,汪东兴带着准备完毕的警卫人员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进入正厅的那一刻,叶帅就已经明白了一切,怀仁堂正厅内往日的桌椅等陈设已经被提前撤去。偌大的殿堂内只剩下了一张白色屏风,以及前厅内对着正门方向的两套沙发。 叶帅走了过去坐在沙发上,他看向了汪东兴,提醒他找个椅子坐下,汪东兴则是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是常委,而且他还有别的事情。 叶帅见状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他点了点头,小声说道:“噢,你要‘埋伏’哟!”随后,汪东兴就带人到了屏风后面,叶帅则与华国锋坐在沙发上,等待着其他人的到来。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去世,主席的离去给新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就在人们沉浸在悲痛之中的时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开始了自己的行动,在讨论治丧工作的会议上,他们就开始发难,先是将矛头对准了邓小平等人。 随后,他们又开始四处活动,不断发动各类人员参与到一些行动中。这些行为使得局势变得非常复杂,在政治局会议召开前,他们经常要召开一些小会,讨论接下来的行动。 因此,叶帅等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国家的安定,眼下必须要尽早做准备。1976年9月12日,叶帅见了汪东兴,二人先是讨论了一下治丧工作的情况。 汪东兴在主席逝世后,一直在大会堂内值班,他也注意到了那些人的动作,叶帅谈起了眼下的局势,汪东兴也明白其中的问题。 在这之前,汪东兴也遭受过那些人的攻击,甚至一度被说成了特务,差点从主席身边被调走。幸好毛主席与他相处多年,了解汪东兴的情况,在主席的保护下,汪东兴这才逃过一劫。 如今,叶帅讨论起眼下的局势,汪东兴也想起了主席生前对局势的分析,他表示:毛主席曾在政治局会议上多次提到陈平、周勃平诸吕之乱,巩固汉室的故事。 主席提起的这个故事,自然也代表了他对于后面一些事情的安排。叶帅对此表示了认可,在达成一致后,叶帅决定为即将开始的行动做准备。 在随后的行动中,汪东兴自然要承担很重要的工作,叶帅也明白事发突然,需要给汪东兴一些时间考虑。 几天后,汪东兴邀请叶帅来到自己的办公室,他表示已经下了决心。就这样他们达成了一致,随后汪东兴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为接下来的行动准备一个具体的方案。 考虑到此事关系重大,汪东兴认真做了许多准备工作,终于确定了具体的方案。随后,他向叶帅等人进行了汇报,他的方案得到了采纳。 1976年10月4日,汪东兴带人来到了准备好的地下工程隔离点内,他亲自将里面的设施和器具都检查了一遍。次日,汪东兴与行动组的成员又来到了选定的场所周围进行检查,他们小心检查了怀仁堂大门和各个出入口,还有停车场等重要设施。 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还对有关的武器弹药、车辆装备、通信联络、后勤保障等工作进行了详细布置和检查。考虑到行动存在的变数,汪东兴等人还制定了几套应急预案。 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后,众人开始挑选行动小组的成员,他们从8341部队各级部队的干部中,选出了诸多精锐参与此次行动。 随后,华国锋与吴德取得了联系,商议行动中小组成员与北京卫戍区部队的配合问题,经过了一番讨论,大家明确了分工。 当日,汪东兴带领小组在怀仁堂内早早准备好了一切,叶帅等人来到这里后,对他们的部署也是非常满意。随后众人就等待着目标的出现,由于事先准备充分,接下来的行动非常顺利。 汪东兴部署的小组成员快速抓住了几个主要目标,控制住目标后,叶帅等人也分别对他们宣布了中央的处理决定。 随后各部立即行动,分别控制相关人员,并将主要目标都送到选定的地下隔离点内。至此,只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这次的行动就取得了完胜。
1976年10月的一天,在怀仁堂中,叶剑英叫汪东兴坐下,汪却始终不肯坐,叶帅点头
寒烟锁重
2025-08-28 23:02:26
0
阅读: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