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半导体国产替代核心产业链
咱们围绕“芯片半导体国产替代”梳理六大核心赛道,覆盖模拟芯片、CPU/GPU、存储芯片、射频芯片、MCU、功率器件,每个赛道对标海外龙头,明确国内替代企业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卡位:
模拟芯片:覆盖电源管理、信号链、车规级隔离等细分领域,圣邦股份、纳芯微等企业在国产替代中占据份额优势,车规级与工业级场景渗透率持续提升;
CPU/GPU:聚焦x86架构自主可控、国产指令集及AI算力芯片,技术壁垒高,是国产替代“攻坚区”;
存储芯片:NOR Flash、NAND及车载存储多点突破,消费电子与车规级需求双轮驱动;
射频芯片:WiFi 7 FEM、4G/5G射频前端、蓝牙BLE切入华为、荣耀等供应链,消费电子复苏带动增长;
MCU:车规级、家电、快充、储能多场景覆盖,国产替代率超70%;
功率器件:SiC MOSFET、车规IGBT、光伏二极管等突破海外垄断,新能源与汽车电动化加速渗透。
个股梳理与分析
模拟芯片(替代TI/ADI)
富满微:主攻数模混合芯片,在电源管理与信号链领域技术积累深厚,产品覆盖消费电子与工业场景;
圣邦股份:国产模拟IC龙头,电源管理与信号链全品类布局,客户覆盖小米、传音等消费电子厂商,车规级产品逐步放量;
纳芯微:车规级隔离芯片市占率第一,突破SiC驱动模块,在新能源汽车与光伏逆变器领域渗透率提升;
思瑞浦:工业ADC精度达24位,是汇川PLC核心供应商,工业自动化场景技术壁垒高;
艾为电子:音频功放市占率40%,小米、传音主力供应商,消费电子复苏带动业绩弹性;
杰华特:服务器电源管理芯片打入浪潮、曙光供应链,AI服务器需求增长推动营收攀升;
希荻微:手机快充芯片突破三星旗舰机,消费电子快充升级与车规级快充芯片拓展双重驱动。
CPU/GPU(替代Intel/NVIDIA)
龙芯中科:3A6000性能比肩酷睿i5,自研LoongArch指令集,在政务、军工等领域自主可控性强;
海光信息:x86架构CPU自主可控,服务器芯片打入国内数据中心,AI算力需求带动产品迭代;
景嘉微:JM9系列GPU支持4K渲染,在图形处理与轻量级AI推理领域应用广泛,军工客户占比高;
寒武纪:思元370训练芯片算力达英伟达A30水平,AI大模型训练需求推动产品商业化;
东芯股份:砺算GPU成功流片,存储芯片与GPU双轮布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存储芯片(替代美光/SK海力士)
北京君正:车载DDR4打入蔚小理供应链,份额超50%,智能汽车存储需求爆发式增长;
兆易创新:NOR Flash全球市占率25%,替代赛普拉斯,车规级MCU定点比亚迪、吉利,年出货1亿颗,车规场景多元化;
东芯股份:工业级NAND供货华为光伏逆变器,新能源与工业存储需求同步提升;
普冉股份:EEPROM打入大疆无人机,份额70%,消费电子与工业物联网渗透率高;
恒烁股份:NOR Flash设计企业,产品覆盖消费电子与车规级场景,技术迭代推动毛利率提升。
射频芯片(替代Skyworks/Qorvo)
卓胜微:5G L-PAMID模组技术领先,手机射频前端市场份额持续提升,5G手机换机周期带动需求;
唯捷创芯:WiFi 7 FEM打入华为路由器,下一代WiFi技术普及推动产品放量;
慧智微:4G/5G射频前端覆盖传音全系手机,新兴市场与中低端机型渗透率高;
昂瑞微:蓝牙BLE芯片打入荣耀TWS耳机,消费电子无线化趋势下业绩弹性大。
MCU(替代NXP/ST)
兆易创新:车规级MCU定点比亚迪、吉利,年出货1亿颗,车规级产品占比提升推动毛利率改善;
中微半导:小家电MCU技术成熟,消费电子复苏带动业绩稳健增长;
中颖电子:家电MCU市占率70%,在白电与小家电领域龙头地位稳固;
国民技术:USB PD MCU支持240W快充,替代英飞凌,消费电子快充升级与车规级快充芯片拓展;
芯海科技:BMS MCU打入宁德时代储能系统,新能源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推动产品迭代。
功率器件(替代安森美/英飞凌)
新洁能:SiC MOSFET良率突破90%,新能源汽车与光伏逆变器领域碳化硅器件渗透率提升;
斯达半导:车规级IGBT模块全球市占率18%,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带动IGBT需求激增;
扬杰科技:光伏二极管市占率40%,替代Vishay,光伏装机量增长与产品国产化双重驱动;
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功率器件全品类布局,车规级与工业级场景全球化供应;
东微半导:高压超级结MOSFET,充电桩核心供应商,新能源汽车充电基建加速落地;
士兰微:IPM模块打破垄断,家电变频控制芯片国产替代,消费电子与家电领域渗透率提升。
本文涉及资讯、数据等内容来自网络公共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