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

爱即永不变 2025-09-08 22:54:28

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要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结果合作至今没看到,才发现成美国“反华”势力的牺牲品。 4月8日,立陶宛看上去站在时代风口,当时美国和台湾承诺,会在五年内在立陶宛投资建设几家芯片工厂,带来成千上万的高薪就业机会。 不少人对这种充满诱惑的合作前景充满期待,认为立陶宛可以借助科技产业链,迅速完成经济升级。 美台的承诺一时间加固了立陶宛大胆选边的决心,也成了国内民众乐观的理由。 立陶宛公开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后,和中国的正常贸易很快被暂停,原本依赖中国市场的农业、机械、医药等产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 供应链断裂,很多企业不得不削减出口或者转向新市场,而新市场面临着高额成本和复杂壁垒,结果不少企业亏损甚至关停。 中国企业也撤出了合作计划,立陶宛的商品在国际供应链中的竞争力在下降,经济压力逐渐显现了出来。 美国和台湾的芯片工厂计划迟迟没有落地,相关岗位没有影子,投资也未见实质进展。 立陶宛政府开始明白,自己真正获得的支持其实有限,国家真的成了大国博弈中的棋子,自己的利益并没有得到重视。 原本靠中国市场的企业既失去了稳定的订单,又无法获得承诺中的新资源,失业和收入下滑成为社会关注的难题。 欧美媒体、经济智库也逐渐加入反思队伍,他们指出,立陶宛这样的中小国家,不能简单选择站队,而应该把维护本国经济利益放在首位。 在中国市场失守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很难找到合适的替代渠道,再加上俄乌局势影响,立陶宛的经济承压更加明显。 以往认为可以靠地缘政治得到额外红利的想法,跟实际状况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偏差。 这些变化让立陶宛社会也变得更加多元和理性,过去支持价值外交的人,开始质疑极端选边带来的成本。 一些官员甚至公开承认,当初的决策确实过于草率,没充分考虑国家利益。 现在立陶宛开始释放出缓和对华关系的信号,试图恢复部分经贸管道,让企业与产业链逐步回归正轨,欧洲其他国家也看到了立陶宛的转向,更加警惕外部势力裹挟带来的风险。 中国在欧洲的态度依然保持稳定,面对立陶宛的新表态,中国并没有大幅调整,而是根据合作实际做出回应。 其他欧盟国家也开始重新考虑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国家明白,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脱钩”难以带来长期利益,稳健、平衡才是发展的根本。 立陶宛想要恢复出口、扩大就业,提高产业竞争力,离不开与中国等主要国家的合作。 从立陶宛这几年的经历来看,小国卷入大国较量,往往很难获得理想中的好处。 在全球经济压力大、产业链复杂的今天,光靠对抗、强硬态度,远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立陶宛主动释放改善关系的信号,既是现实需要,也是政策回调的必然。 只有踏实搞好经贸,才有真正的就业机会和产业升级,国际环境虽然复杂,但国家最重要的还是百姓生活和经济安全。 立陶宛的转变给欧洲和更多中小国家提了醒,不能被大国口号带偏,要靠实际利益做出判断。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网易新闻

0 阅读:49

评论列表

鹰城泉友

鹰城泉友

2
2025-09-09 00:14

这样的无赖无信誉的国家,我们永远都不要再和他们交往。

猜你喜欢

爱即永不变

爱即永不变

爱你永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