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县政府第7次收到日方函件,对方提出投资3.5亿修高速换藏重康美的遗骸,日本人从1972年起就惦记着把这具战犯遗骸带回去,几十年间换着花样来试,派所谓“遗族”献花,放话投资修路,结果?腾冲的回答从来就一个字:不!这不是谈生意,这是民族尊严的底线。 藏重康美是谁?这个名字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可能很陌生,但对腾冲人民来说,他代表着一段血淋淋的历史,1944年,这位日军指挥官在腾冲战役中与中国远征军激战127天,造成中国军队17275人阵亡或失踪。 最终腾冲收复了,但这座城市付出了惨重代价,整个城市变成一片废墟,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幸存下来,为了铭记这段历史,腾冲修建了国殇墓园,安放着3346座中国远征军烈士墓碑。 在墓园中,有一个特殊的“倭冢”,里面就是以双手反绑、跪姿下葬的藏重康美和另外三名日军军官,这个特殊的埋葬方式是对侵略者罪行的谴责,也是一种警示。 面对日本方面一次又一次的请求,腾冲的态度始终如一:历史不能用金钱交易,烈士之骨不容被随意取舍,这不是简单的对抗,而是对历史的忠诚与对牺牲者的敬畏。 腾冲提出了三个明确的先决条件:一是日本必须在国内停止对甲级战犯的祭祀活动,彻底整改靖国神社,二是教科书要对侵华战争史实做出全面、客观的修订,三是日本政府向中国抗战烈士及受害者发出正式的国书道歉。 这些条件不是刁难,而是历史反思的最低门槛,代表了一种对国家尊严与民族情感的坚守。 也许有人会问:3.5亿不是小数目,能大大改善当地交通条件,为什么要拒绝? 答案很简单:有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国殇墓园里的三千多烈士,许多连名字都没留下,若为了钱就答应日本的条件,怎么对得起他们的牺牲? 腾冲人民深知即使没有日资投入,他们也能凭借自身努力,在国家支持下实现发展,如今的腾冲,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满目疮痍的边陲小镇,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丽城市。 倭冢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羞辱战犯,更是为了警示后人,它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国家曾经遭受的苦难,不要忘记为民族解放付出生命的先烈。 几十年过去了,腾冲的态度从未改变,2010年后,日本遗族会多次派人来腾冲献花,试图以“缅怀”之名行“赎罪”之实,也被婉拒,腾冲人用行动告诉世人:历史记忆不能买卖,民族尊严不容践踏。 对于日本而言,或许该反思的是如何以真诚态度面对历史,赢得邻国和世界人民的真正谅解,而腾冲的选择,正是向世界证明:历史不能被遗忘,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中华民族的尊严与记忆,永远不会被金钱所动摇。 腾冲的坚守,既是对逝者的告慰,也是对后来者的提醒,这种“硬气”,让民族的脊梁不倒,让记忆长存。 那么你怎么看腾冲的态度?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吧!
腾冲县政府第7次收到日方函件,对方提出投资3.5亿修高速换藏重康美的遗骸,日本人
热点急先锋
2025-09-11 15:24:09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