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取消“数板”规则 正在进行的女单1/4决赛,陈幸同大战削球手韩莹,比赛进行到

明星追踪器站 2025-09-15 00:29:53

建议取消“数板”规则 正在进行的女单1/4决赛,陈幸同大战削球手韩莹,比赛进行到第二局,同同9-8领先时,裁判终止比赛,宣布进入“数板”阶段,很多球迷不解,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这个规则其实叫轮换发球法,1961年国际乒联为了避免比赛拖入马拉松式持久战而设立。简单来说,当单局比赛超过10分钟(9-9平局除外),裁判就会介入,双方改为轮流发1球,接球方如果连续还击13板还没让发球方失误,直接判接球方得分。这次陈幸同和韩莹的第二局鏖战25分钟,两人光是对拉就打了几十板,裁判一看表直接启动规则,结果韩莹抓住机会15-13逆转。 但这个规则真的合理吗?咱们先看看它的历史。早年间欧洲选手擅长削球防守,一场比赛能打几个小时,比如1936年男团决赛居然打了31个小时,有个球甚至磨了两小时十二分钟。那时候没有电视转播,观众能坐在现场慢慢看,但现在乒乓球要考虑转播时间和商业价值,规则确实需要调整。可问题在于,轮换发球法真的解决了拖延问题吗? 看看陈幸同这场比赛就知道,规则反而让比赛变得更奇怪了。第二局进入数板阶段后,两人被迫加快进攻节奏,结果失误率明显上升。陈幸同原本擅长通过落点调动对手,现在却要在13板内强行下杀招,这种“限时进攻”反而破坏了比赛的技术含量。更尴尬的是,裁判还要在场边大声数数,“一、二、三……”这种机械计数声不仅干扰选手心态,也让观众看得直皱眉头。 从战术角度看,数板规则对进攻型选手太不公平。削球手本身就以防守见长,他们习惯了长时间相持,而进攻型选手突然被限制板数,就像让短跑运动员突然改成跨栏,节奏全乱了。比如孙颖莎在2020年全锦赛决赛,就是因为裁判突然启动数板规则,被数数声打乱节奏,第三局9-8领先时连丢4分,最终0-4惨败。这种情况放在国际赛场上,很可能影响运动员的奥运资格积分,甚至改变整个职业生涯的走向。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个规则还催生了一种“伪进攻”现象。有些选手为了避免被判失分,明明有机会打穿对手防线,却故意放慢节奏,等裁判数到第12板时再发力。这种刻意为之的表演,不仅违背了体育竞技的本质,也让比赛变得毫无观赏性可言。 其实国际乒联不是没尝试过改进规则。2025年世乒赛就引入了鹰眼系统来解决擦边球争议,但对于数板规则却一直没动作。或许有人会说,这个规则能保护削球打法,避免进攻型选手垄断赛场。但看看现在的乒坛,日本削球手桥本帆乃香能取得对国乒11连胜,说明防守型打法并非没有竞争力。真正需要保护的不是规则,而是运动员的技术多样性。 取消数板规则,让比赛回归纯粹的技术对抗,才是对乒乓球运动最大的尊重。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326

评论列表

一帆风顺

一帆风顺

11
2025-09-15 10:32

如果二个都是削球手就可以采用十三板轮转发球,攻削可以取消,对二个都不公平,削球本身是防手的,在十三板内也要进攻。

一帆风顺 回复 09-15 16:56
管他打到天荒地老,总会有胜负,迟早有一方会累的会进攻。

用户10xxx94 回复 一帆风顺 09-15 21:31
你是不知道曾经有一天还没打完的比赛吧[滑稽笑]

有一阵子

有一阵子

8
2025-09-15 11:21

你是外行还是陈幸同外行?陈幸同说,当第三个裁判出现时,她感觉机会来了,数板对进攻型选手比较友好,削球手得进攻不能老削,结果跟陈幸同说的一样。本来陈幸同以前都输给韩莹了,她不擅打削球。

用户10xxx17

用户10xxx17

6
2025-09-15 13:01

没有轮换发球制,两个削球手对打,一场球可以打三个小时!

朝阳

朝阳

3
2025-09-15 13:33

屁不懂

知足常乐黄彩宽

知足常乐黄彩宽

2
2025-09-15 19:35

我周意一帆风顺说法。

葫芦兄弟

葫芦兄弟

1
2025-09-15 12:59

削球将来会退出的,大多数得分是靠对手失误得分,面对冲击力强的对手就会束手无策的。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男子现己无削球手,女子28岁以下的也无削球手的,削球打法很快会被淘汰的。

用户29xxx61

用户29xxx61

1
2025-09-15 19:30

建议无效

明星追踪器站

明星追踪器站

追踪明星的最新动态,带你近距离接触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