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龙斌正式表态参选中国国民党党主席,亮明态度:我是台湾人,我也是中国人,当选后会重用郑丽文、罗智强!原来前一阵传出来要参选的神秘大咖是郝龙斌! 郝龙斌这回来参选中国国民党党主席,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黑马,人家背后的政治家底厚着呢。 国民党主席选举将于2025年10月18日举行,这场党内角逐牵动蓝营未来走向。过去几年,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地方公职选举中屡屡失利,支持率徘徊在低谷,党内派系拉锯加剧。朱立伦于8月23日宣布卸任,建议由台中市长卢秀燕接棒,但卢秀燕婉拒后,权力真空迅速扩大。 保守势力强调传统路线,改革派呼吁注入新生力量,老党员担忧票仓流失,年轻支持者抱怨机制僵化。9月初,媒体传出神秘重量级人物即将投入,猜测从卢秀燕到赵少康不一而足,却始终未见实锤。党内民调显示,选民期待一位能整合资源的协调者,避免蓝营进一步分裂。黄复兴党部作为老兵票源核心,也在等待能稳住局面的领军人物。这样的背景下,9月9日郝龙斌的表态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点燃讨论。 郝龙斌的参选表态来得及时又精准。9月9日,他在广播节目中首次松口,坦言有参选国民党主席的意愿和准备,正在各方面征询意见。这位前台北市长直言不讳,亮明两岸立场:“我是台湾人,我也是中国人。”此言一出,迅速传遍蓝营圈子,既呼应国民党核心理念,又贴合当下台湾主流民意,避免了极端标签。 郝龙斌强调,如果当选,将推动人事调整,重用郑丽文负责党内改革,罗智强处理对外宣传。这套布局针对国民党痛点:改革滞后和舆论短板。过去两年,蓝营在网络战中屡吃亏,年轻党员流失严重,而老兵们则盼望稳健传承。他的表态并非空谈,而是基于副主席任内积累的党内运作经验,显示出务实作风。媒体形容他为“神秘大咖”,其实早有铺垫,这步棋走得稳健,瞬间拉高选举热度。 郝龙斌的政治底蕴离不开父亲郝柏村的深远影响。郝柏村1919年生,早年投身军旅,逐步升至陆军一级上将,担任参谋总长长达8年。1990年代初,他出任行政院长8年,处理多项行政事务,推动多项政策落地。1993年起,郝柏村接掌黄复兴党部主委,任期8年,将退伍军人和军眷组织成铁杆票仓。国民党选举中,这些老兵往往是关键力量,郝柏村通过走访社区、记录诉求,稳固了基层网络。直到2020年郝柏村逝世,黄复兴党部仍视郝家为招牌。他的坚持“台湾前途由全体中国人决定”的观点,深刻影响家族。郝龙斌自幼耳濡目染,这种家风让他在蓝营中拥有天然号召力。郝柏村的遗产不仅是人脉,更是国民党传统价值的延续,帮助郝龙斌在参选中避开空洞口号,直击党内根基。 郝龙斌自身履历同样扎实,证明他不是靠家族光环吃饭。1952年出生于台北士林,他早年加入国民党,曾任副主席,熟悉党务运作。2006年当选台北市长,连任至2014年,推动多项民生工程。道路平整专案覆盖280条路段,改善了城市交通瓶颈;公共自行车系统借鉴巴黎模式,站点遍布主要干道,方便市民通勤。 这些举措至今获基层认可,卸任后仍有市民反馈生活便利。郝龙斌的行政风格注重实干,避免华而不实,这在国民党近年选举失利后,更显珍贵。他不像一些政客只谈理想,而是用数据说话:自行车系统日均骑行量达数万次,路平工程减少事故率。这样的政绩让他在党内脱颖而出,参选时能以实际成绩回应质疑。蓝营基层常说,郝龙斌懂民生,也懂党务,这份平衡是当前国民党最缺的。
国民党中的人还算有条汉子,在朱立伦,赵少康一句话都不敢说的情况下,国民党终于有人
【86评论】【8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