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宋庆龄保姆被一男子求婚,没想到保姆将此事告诉宋庆龄后,宋庆龄神色严肃的说:此人是特务! 说起李燕娥,很多人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她却是宋庆龄生命里绕不开的人。 李燕娥是广东中山人,1911年农历十月初十出生,1927年才16岁,因为嫁错了人日子过不下去,一路辗转到了上海。 就是在这,她遇到了宋庆龄,大家都恭敬地叫“夫人”。 可宋庆龄没半点架子,一见面就拉着她的手问冷问暖,听说她婚姻不幸,还心疼地说:“你多么不幸,你好可怜啊。” 就这一句话,让李燕娥心里落了底,从这天起,她成了宋庆龄的保姆,这一陪,就是几十年。 往后的日子里,李燕娥跟着宋庆龄走了好多地方,上海孙先生故居、香港、重庆,不管环境多险,她都把宋庆龄的日常起居照料得妥妥帖帖。 1931年到抗战爆发前,宋庆龄忙着为中国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奔走,身边最靠谱的依靠就是李燕娥。 后来在香港,宋庆龄办保卫中国同盟,李燕娥还是一样细心照顾。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机在香港上空炸得震天响,李燕娥不管自己安危,架起梯子帮宋庆龄翻过墙头躲进邻居的防空洞。 到了重庆,周围全是特务,政治环境差到极点,李燕娥还是陪着宋庆龄守在两路口新村3号,一起在“一楼之内的自由”里跟特务周旋。 可国民党反动派一直没放过宋庆龄,总想着从她身边人下手套情报。 当时特务处上海特区法租界组组长沈醉,先是派了个女特务去接近李燕娥,俩人来往一个多月,女特务一边送东西一边打听宋家客人的情况。 李燕娥一点没犹豫,全跟宋庆龄说了,还按着宋庆龄的嘱咐把东西都退了,再也不跟那女特务来往。 后来李燕娥出门买南方菜,小菜场总有人凑上来搭话问东问西,她半句不透露宋庆龄的事,有不对劲的就马上汇报,俩人一起想办法。 特务们没从李燕娥那套着话,又换了招,给她钱让她监视宋庆龄,她不答应;又说要跟她交朋友、给她找高薪工作,还是被她拒了。 可沈醉没放弃,摸清李燕娥已经离婚,还是宋庆龄托秘书黎沛华帮着办的手续,又想出个坏招: 他让一个年轻帅气的特务装成汽车司机,故意在她常去的地方“偶遇”。 短短三个月,这特务就跟李燕娥走得挺近,沈醉还特意交代别打听宋庆龄的事,怕引起怀疑。 李燕娥心里有了好感,也没瞒着宋庆龄,跟她说:“我似乎爱上了一个人。” 宋庆龄听了挺高兴,拉着她的手祝贺,可转头就说:“为了你好,得找人查查他的底细。” 没几天,消息回来了,那司机根本就是国民党派来的特务! 李燕娥伤心地哭了好几天,后来跟宋庆龄说,她决定不找对象了,要像夫人一样专心工作,好好照顾宋庆龄。 这话让宋庆龄特别感动,俩人的关系也从普通主仆变成了亲密的革命战友。 宋庆龄还安慰她:“别傻,以后有合适的人还是要找。”可李燕娥往后真没再找,一门心思守着宋庆龄,支持她的革命活动。 从那之后,宋庆龄就改口叫李燕娥“李姐”,常跟身边人说“李姐虽然没文化,但是是非分得清,是位坚强高尚的女性”。 到了60年代初,有回俩人在楼上小餐室吃饭,平常朝南的椅子是宋庆龄坐的,那天她特意把椅子挪开,笑着说“李姐,你坐这儿”。 李燕娥不肯,宋庆龄还打趣“我是领导,名分比你高,你朝南坐,我面西陪,这样才平衡,不然要跌跤的”。 还说“你跟我几十年了,咱们早跟亲姐妹一样了”。 每年农历十月初十李燕娥生日,宋庆龄都要给她过;1966年冬天起宋庆龄常住北京,俩人就靠书信联系。 快到李燕娥生日时,宋庆龄还会亲笔写信给上海的管理人员,托他们买鸡和水果,再附上生日卡。 宋庆龄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按常理去世后该跟孙中山合葬,可她1981年去世后,却选择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宋氏墓园,而且墓就挨着李燕娥的。 这背后是她打心底里把李燕娥当成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之一。 李燕娥这辈子没什么文化,可她守住了最珍贵的东西——良心和忠诚。 面对特务的金钱诱惑,她不贪;面对情感陷阱,她即便动了心也不隐瞒;不管环境多危险,她都把宋庆龄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这种坚守,比很多所谓的“大人物”都更让人敬佩。 宋庆龄和李燕娥的关系,根本不是简单的“主人和保姆”。 宋庆龄从没把李燕娥当下人看,帮她办离婚、帮她查男友底细、给她祝寿、跟她平等坐着吃饭。 李燕娥也没把自己只当保姆,她是宋庆龄的生活管家,更是她的安全屏障、革命战友。 在那个阶级分明的年代,俩人打破了身份的隔阂,靠的不是别的,就是彼此的真心和价值观的契合。 这种情谊,在动荡的岁月里显得格外珍贵。
1955年全军授衔之前,刘少奇坚持反对给陈毅授元帅军衔,周恩来听闻此事,立马写了
【2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