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这操作,直接给我看懵了。 人家直接把规矩给改了。说从今天起,我们中国的铰接链,你要是想从欧盟绕一下再进来?行,一吨先交1200美金。没有通知,没有缓冲,就是这么硬。 土耳其贸易部在2025年8月25日发布公告,对中国出口的铰接链产品实施新反倾销措施,不管是直接进口还是通过欧盟转运,都要征收每吨1200美元的税款,只有西班牙特定工厂的产品例外。 其实这事儿算不上新鲜,早在 2009 年土耳其就对中国铰接链开征同样税率的反倾销税了,2022 年还搞过一次日落复审,结果是继续征税,等于这 1200 美元 / 吨的 "价码" 十五年没涨过,只是这次把欧盟转运的漏洞给堵上了。 有企业算过账,以前通过欧盟国家转一圈,能把关税成本降下来不少,现在这条路被彻底封死,等于所有从中国来的铰接链都得按这个高价 "买路钱"。 有艘从宁波港出发的货轮更倒霉,当时正在地中海航行,离伊斯坦布尔港只剩三天航程,突然收到通知说要多交 60 万美元税款,船长拿着公告一脸无奈,这船货瞬间就从盈利变成了亏本。 土耳其这么干,说到底还是为了保护自家产业。这几年土耳其经济日子不好过,2024 年通胀率飙到 58.5%,失业率也有 8.4%,政府正推三年经济规划想提振内需,减少进口依赖。 铰接链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家具、汽车这些产业的关键配件,中国产品凭着性价比优势在土耳其市场占了不少份额,本地厂家自然喊着要保护。其实不光是铰接链,之前土耳其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 40% 关税,还搞进口许可证限制,结果被中国告到了 WTO,看来用关税大棒护着本土产业是他们的惯用手法。 有意思的是这次特别把西班牙排除在外,这背后藏着土耳其和欧盟的复杂关系。土耳其 1996 年就和欧盟签了关税同盟,按理说欧盟内部产品可以自由流通,这次单独拎出西班牙,要么是这家工厂技术达标,要么就是有啥特殊协议。 企业和监管的猫鼠游戏早就开始了。土耳其 2024 年 5 月就启动了反规避调查,明眼人都知道是冲着那些通过欧盟转口的企业来的。 以前浙江有家五金企业,把铰接链运到德国仓库囤着,再分批发往土耳其,这样能省不少税,现在这套行不通了,算下来成本要涨三成。更头疼的是那些正在路上的货,有的企业为了赶工期,宁愿赔钱也要卸货,不然滞港费更贵,真是哑巴吃黄连。 这事儿本质上是全球供应链博弈的缩影。中国铰接链产业年产值几百亿,土耳其市场虽然不算最大,但这么一折腾,整个欧洲转口渠道都得重新规划。 有企业开始考虑在土耳其设厂,用本地生产规避关税,但建厂成本、劳动力培训都是问题,尤其土耳其里拉汇率波动大,今天算好的账明天可能就亏了。还有人想转道西班牙,可那家特定工厂产能有限,想合作还得排队,搞得大家哭笑不得。 其实土耳其自己也挺矛盾,一方面想通过关税保护本土产业,另一方面又怕把外资吓跑。2024 年土耳其对欧盟出口 1087 亿美元,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的不少项目还在推进,比如中车之前拿下的轻轨订单。 这种 "一边招商引资一边关门打狗" 的操作,让企业们很为难。有外贸老板开玩笑说,现在做土耳其生意得带两份合同,一份正常贸易,一份准备应对突然加税,就像开车带备用胎一样。 说到底,这场贸易摩擦没有赢家。中国企业成本上升,土耳其本土企业少了竞争压力,长期来看可能失去技术进步的动力,消费者最后还得为高价产品买单。 现在中国已经把土耳其的电动汽车关税告到了 WTO,说不定铰接链这事儿也会走法律程序,但官司打个三五年很正常,企业还得先想办法应对。毕竟在国际贸易这江湖里,没有永远的规矩,只有永远的变化,能跟上节奏的才能活下去。
很多人担心以色列下一步会对土耳其动手。说实话,如果以色列真的敢轰炸土耳其,相信土
【11评论】【8点赞】
虎跃龙腾
土耳其是个反复无常,没有信用的国家,投资土耳其要小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