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注过一个名叫“大鱼小昊日常”的头条号,她最常发的就是一些帮助条友家进行断舍离的视频。 看过这些视频后,真得是大为震惊。 简直无法想象,有些人的家里,竟能凌乱肮脏到如此地步!!! 各种杂物堆满各处,油腻灰尘遍布,整个屋子完全无法下脚,看不过眼。 这样凌乱肮脏的屋子,即使每天马不停蹄的收拾,也至少需要十多天的时间。最后扔出的垃圾,即使一辆大卡车,也未必能装得下。 总结这些人的家里,物品一般都是只进不出的状态,十几年如一日,就造成了现在无处下脚的局面。 如果认真分析,这些屋主人应该都患有严重的囤积症。 为什么有些人会患有严重的囤积症呢?一般与以下四点原因有关: 1. 幼年贫穷的后遗症 一个人幼年时贫穷的生活,会触发他对物质生活的极大渴望。家里堆积如山的物品,就象征着丰富的资源储备。 如果丢弃这些物品,会触发对未来不够用的焦虑。保留旧衣物、包装盒、甚至是去捡拾废品,就是幼年贫穷生活带来的后遗症。 2. 情感的过度联结 患有囤积症的人,一般会将物品与记忆、人际关系绑定。一旦丢弃这些物品,就感觉背叛了过去,或失去了某段回忆。 因此,总是会保留大量有纪念意义,但实际上又无用的物品。 3. 决策困难症 患有囤积症的人,总是担心会扔错东西,或认为必须物尽其用才不算浪费。 于是,反复纠结一些实际无用的物品是否需要丢弃,最终经过思想斗争,还是选择了继续保留。 4. 心理创伤的延续 患有囤积症的人,有些会患有焦虑症,家里的物品一旦被丢弃,会有强烈的应激反应,并伴随强烈的情绪上的痛苦。 人一旦患上囤积症,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即使是在外力的强烈干预下,将屋子收拾一新,也很快又会归于原状。 只有患有囤积症的人,能从自身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心态上发生转变,才是从根源上得到救赎,改变极端囤积的行为。 下面,是患有囤积症人群,调整心态,转变观念的一些方法: 1.意识到空间比杂物更珍贵 家里的空间,都是真金白银买下来的,不是用来堆放杂物的垃圾场。 只有整洁的居家环境,才能心情愉快。 堆满杂物的屋子,不仅堵心,还会加重与家人的矛盾,甚至引发家庭争吵。 2.物品不是自我生活的全部 物品只是服务于人的工具,人不是物品的奴隶。你的价值,并不依赖于拥有多少物品,而在于你的知识和能力。 3.允许自己浪费 适度浪费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过度节约反而消耗心理能量。 物品情感断舍离 家庭自我整理 居家整理日记 厨房整理达人 母亲的断舍离 懒人断舍离 囤积症 极端爱购物属于囤积症 如何看待购物囤积症 断舍离 家庭碎片 大鱼小昊 小家的整理 爸爸的整理日记 闲鱼断舍离 亿家整理收纳 博主的自省
我关注过一个名叫“大鱼小昊日常”的头条号,她最常发的就是一些帮助条友家进行断舍离
友桃影剧
2025-09-21 13:49: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