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鸿昌牺牲后,妻子胡红霞卖掉房子赎回遗体,却发现衣服口袋里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2句话,让胡红霞感到意外,这2句话是:“第一,不要告诉我妻子,第二,不要厚殓!” 吉鸿昌,1895年生在河南扶沟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家庭,从小就不是个安分的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刺儿头”。他看不惯地主欺负人,看不惯这世道的不公。18岁那年,他没跟家里商量,直接跑去当了兵,进了冯玉祥的部队。 在部队里,他那股子倔劲儿和不要命的打法,让他很快就脱颖而出。从一个小兵,一路干到了军长。这期间,他不是没过过好日子。当了大官,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他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尤其是当他奉命去“围剿”红军的时候。 他想不通,枪口对着的,都是跟自己一样穷苦出身的中国人,这仗怎么打?他打心底里抵触。结果呢?蒋介石直接把他兵权给解了,让他“滚”到国外去“考察实业”。说白了,就是流放。 在国外,他那身傲骨更显露无疑。有一次在美国寄东西,邮局的人说不知道中国在哪儿。跟他同行的国民党特务劝他,说你要是讲自己是日本人,待遇立马不一样。吉鸿昌当场就炸了,指着那特务的鼻子骂:“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却认为当中国人是无上光荣!” 光说不练假把式。他扭头回旅馆,找了块小木牌,用中英文写上“我是中国人”,然后天天挂在胸前。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走在欧美的街头,参加各种宴会。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顶级凡尔赛”了,但在那个年代,这份骨气,是拿命在撑。 1932年,国内“一二八事变”爆发,日本人打到了上海。吉鸿昌在国外再也待不住了,立马回国。眼看着山河破碎,他意识到,光靠爱国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找到一条真正的救国路。于是,他做了一个改变一生命运的决定——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他的人生彻底“开了挂”。他跟冯玉祥一起,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当时的条件艰苦到什么程度?整个军队连一门像样的大炮都没有。可就是凭着这股子气,吉鸿昌带着队伍,硬是从日本人手里夺回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失去的第一座重镇——多伦。 这一仗,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也彻底惹恼了两个人:一个是在华日军,另一个就是蒋介石。在他们眼里,吉鸿昌这种不听话又有能力的人,比日本人还可恨。很快,抗日同盟军就被日军和国民党军联合绞杀了。 失败后,吉鸿昌没有消沉。他潜回天津,把自己家那栋漂亮的小洋楼,改造成了共产党的秘密联络站和军火库。他毁家纾难,一次性就交了6万大洋的党费,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这样的人,国民党怎么可能放过他?1934年11月9日,他在天津法租界的国民饭店,被特务暗算,不幸被捕。 在狱中,敌人用尽了各种酷刑,想让他屈服,想从他嘴里掏出组织的秘密。可吉鸿昌硬是一声没吭。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在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 1934年11月24日,行刑那天,他拒绝跪下,也拒绝从背后挨枪。他让行刑的人搬来一把椅子,自己从容坐下,对着枪口大喝:“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来,对着我的胸膛开枪!” 就这样,一代名将,壮烈牺牲,年仅39岁。 现在,咱们再回到开头的那张纸条。 “第一,不要告诉我妻子”。他不是不怕死,但他更怕自己爱的人伤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的不是什么宏大的革命理想,不是什么流芳百世的英名,只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牵挂。英雄首先是个人,有血有肉,有爱有怕。这种人性层面的光辉,远比那些高大的形象更打动人。 “第二,不要厚殓!”。这句话,更是他一生的写照。他把万贯家财都捐给了革命,对自己却吝啬到极致。他曾在自己的部队立下规矩:“做官即不许发财”。他牺牲前想的,还是不能给组织和家庭再添一点负担,丧事从简,能省则省。这种彻底的无私,让人肃然起敬。 胡红霞看到这张纸条,哭得死去活来。她明白了丈夫的良苦用心。为了保护孩子,也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杀,她听从组织的安排,把孩子们送到延安,自己则装疯卖傻,在天津的街头流浪,受尽了屈辱和白眼。 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位坚强的女性才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与孩子们团聚。 如今,距离吉鸿昌将军牺牲已经过去90多年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很难想象当年的血与火。但每次读到这个故事,特别是那张小纸条上的两句话,我总觉得,吉鸿昌并没有远去。 他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不一定总是高喊口号,冲锋陷阵。他们也可能是那个在最后时刻,还惦记着妻子会不会伤心、身后事会不会花太多钱的普通人。他们的伟大,恰恰在于这份超越生死的“普通”和“真实”。 历史不应该只是冷冰冰的年份和事件。它是有温度的,这温度,就藏在像吉鸿昌这样的人,留下的一个个滚烫的细节里。
最近看某些人的操作真的太魔幻了!前阵子还调侃李圣律师挨打活该硬说挨打和换子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