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皇帝石敬瑭病死后,刚登基的石重贵在丧礼上直勾勾地盯着婶婶冯氏。晚上,石重贵闯入冯氏房中,说:婶婶,侄儿来问安了。 石敬瑭在世时,对幼弟石重胤格外疼。后来,石重胤奉命驻守邺都,迎娶了邺都副留守冯濛的女儿冯氏为妻。可命运弄人,石重胤年纪轻轻便离世,年轻的冯氏就此成了寡妇。 一次,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偶然见到了容貌出众的冯氏,那一眼便深陷情网,再也无法忘怀。 石敬瑭病重之际,内心满是纠结:儿子石重睿年纪尚小,而侄子石重贵,又让他隐隐有些担忧。经过一番慎重的权衡,最终决定将幼子石重睿托付给宰相冯道,希望冯道能辅佐幼主。 然而,石敬瑭刚一去世,冯道与大将景延广等人,为了稳定政局,经过商议后认为需要一位年长且有决断力的君主,于是他们放弃了年幼的石重睿,转而拥立石重贵登基。 石重贵登基后,还没等石敬瑭的葬礼正式举行,就迫不及待地将目光锁定在了冯氏身上。在石敬瑭的丧礼上,众人神情悲痛,唯有石重贵心不在焉,目光频繁地投向冯氏。 于是在这天夜里,石重贵来到冯氏的房中,冯氏在半推半就之下,答应了其要求。 从那以后,石重贵与冯氏在后宫中形影不离,整日寻欢作乐。没过多久,石重贵纳冯氏为妃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朝堂。 大臣们得知此事后,无不感到震惊。宰相冯道这位历经多个朝代的老臣,虽然心中感到无奈,可为了朝堂的稳定,也只能带领众臣,硬着头皮向石重贵表示祝贺。 石重贵看着前来祝贺的大臣们,说道:“遵照皇太后的吩咐,在各位卿家面前,实在不应该太过高兴。” 话虽如此,可等大臣们一离开,石重贵立刻就和冯氏在宫中摆起了宴席,尽情狂欢。 石敬瑭的皇后李氏,如今已成了太后,她多次找到石重贵,苦口婆心地劝说,希望他能以社稷为重,不要沉迷于酒色。 然而,此时的石重贵早已被冯氏迷得神魂颠倒,根本听不进李太后的劝告,依旧我行我素。李太后无可奈何,只能暗自落泪,感叹江山恐怕要毁在这个不成器的侄子手中。 之后,石重贵不顾众人的反对,正式册封冯氏为皇后。冯氏一朝成为皇后,风光无限。她开始凭借皇帝的宠爱肆意妄为,干预朝政,还将自己的哥哥冯玉提拔为宰相。 冯玉这个人平庸无能,而且贪婪成性,毫无才能,却借着妹妹的势力,在朝堂上横行霸道,排挤异己,大肆贪污受贿,把后晋的朝堂搅得一团糟。石重贵对冯氏言听计从,对冯玉的所作所为也视而不见。 与此同时,后晋与契丹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石敬瑭在位时,为了获得契丹的支持,割让了幽云十六州,向契丹称臣,每年还向契丹进贡大量的财物。 石重贵继位后,不愿再向契丹低头,他与景延广等人商议后,决定对契丹采取强硬的态度。这一决定激怒了契丹国主耶律德光,耶律德光以此为借口,多次派兵攻打后晋。 面对契丹的进攻,石重贵起初还想奋力抵抗,也曾组织军队进行反击。但由于后晋朝堂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薄弱,再加上石重贵整日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对前线战事指挥不当,后晋军队在与契丹的交战中屡战屡败。 开运三年(946 年)十一月,后晋大将杜重威在前线投降契丹。耶律德光趁机派遣前锋部队进攻汴梁,后晋残余军队毫无抵抗能力,汴梁很快就被契丹军队攻破。 石重贵见大势已去,听从将领薛超的建议,向契丹投降。 耶律德光进入汴梁后,一一列举石重贵的罪行,其中 “将叔母纳入后宫封为皇后,败坏伦常大典” 这一条,让石重贵颜面尽失,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耶律德光没有处死石重贵,而是将他废为负义侯,连同李太后、冯皇后以及后晋的皇室成员、大臣们一起,押解到契丹。 石重贵一行人在被押解的途中受尽了苦难,他们缺衣少食,一路上忍饥挨饿,昔日的皇室尊严荡然无存。 曾经高高在上的冯皇后,此时也只能跟随石重贵,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抵达契丹后,他们先是被囚禁在黄龙府,后来又被迁移到怀州,最终被安置在建州。 到建州后,耶律德光病死,新的辽帝耶律阮停止了对石重贵等人的饮食和住宿供给,只在当地划拨了一些土地,让他们自行谋生。 曾经养尊处优的石重贵、冯皇后等人,不得不拿起农具,在田地里耕种,以此维持生计。此后,石重贵在建州艰难地生活了多年,直至病死。
后晋皇帝石敬瑭病死后,刚登基的石重贵在丧礼上直勾勾地盯着婶婶冯氏。晚上,石重贵闯
帝王八卦
2025-09-22 09:47: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