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8月24日,老舍投湖自尽于北京西城太平湖,在投湖自尽前,他特别舍不得自

历史拾遗者 2025-09-23 04:26:00

1966年8月24日,老舍投湖自尽于北京西城太平湖,在投湖自尽前,他特别舍不得自己最疼爱的孙女,在出大门前,他走到院子中间,把唯一的孙女小月叫出来,小月刚刚三岁,老舍郑重地向自己的孙女小月说:“和爷爷说再见”。这是他在世的时候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跟一个孩子说的,和孙女说完,他就离开了。..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一个贫穷的旗人家庭。父亲在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时阵亡,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推车卖豆汁维持生计,他从小就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九岁时,他得到慈善资助进入私塾,后来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后,他当了小学教师和校长,工作几年攒下点钱,继续深造。1924年,他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中文,那几年他开始文学创作,写出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这些经历让他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接触到更广的世界,也养成了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 回国后,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教书,教文学和语文。1930年,他回到北京,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胡絜青,两人自由恋爱。胡絜青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有文化背景。1931年,他们结婚,生下几个孩子,包括儿子舒乙和女儿舒济、舒立。婚后他们先在济南生活,老舍继续写作短篇小说和散文。那时候他的作品多反映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用北京话写得接地气,让人读着亲切。 抗日战争爆发后,老舍在1938年转移到武汉和重庆,参与抗日文艺活动。他在那里认识了赵清阁,两人合作写戏剧。赵清阁有才华,两人关系发展到同居。老舍当时已婚,这事成了他婚姻的裂痕。胡絜青留在济南照顾老人和孩子,独自面对战乱。1943年,胡絜青带着孩子辗转到重庆。老舍面临选择,赵清阁主动离开去了上海,两人从此分开。老舍回归家庭,但这段经历让夫妻关系出现问题,表面维持却有隔阂。 1946年,老舍应邀去美国讲学,教中国文学,在那里待了三年。1949年,他返回北京,担任北京市文联主席和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务。他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了《龙须沟》《茶馆》等话剧,还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这些作品用京味语言刻画北京市民生活,突出底层人民的命运起伏,影响很大。他还参与曲艺和收藏,生活稳定下来,但家庭内部的旧事没完全化解。 1966年8月23日,老舍在北京文联大楼被拉去批斗。那天下午,他和其他人脖子上挂着纸牌,被押上卡车送到东城区国子监孔庙。那里焚烧京剧服装和道具,他和其他人被迫跪地接受批斗。批斗中,有人揭发他婚内出轨和卖版权给美国的事。这些指控来自一封举报信,写信人是胡絜青。她在信中说老舍和赵清阁有关系,还藕断丝连。人群中又有人喊出卖版权的事,也是胡絜青的声音。这加重了罪名,导致批斗升级。 批斗从下午持续到深夜,老舍头部和身上受伤,衣服上有血迹。他被带回文联继续批斗,直到凌晨结束。他走回家敲门,里面没人应。过了很久,胡絜青才开门,看他一眼就转身进屋。老舍进门后没多说话,独自休息。那晚的经历让他身体虚弱,家庭冷遇加重负担。胡絜青的举报直接导致了这场批斗,她没表现出同情,而是保持距离。 8月24日清晨,老舍穿上白汗衫蓝裤子黑布鞋白袜子,看起来整洁。他走出房间,到院子中央,叫来三岁孙女小月,对她说“和爷爷说再见”。这是他最后的话,说完就离开家门。他独自走到北京西北角太平湖,坐在湖边从上午到深夜。湖水不深,他步入水中自尽。次日清晨,人们发现他的尸体,上身白汗衫下身蓝裤子,鞋袜完整,嘴鼻有血迹。水面漂着一本《毛主席诗词》。 老舍的尸体被打捞上来,当天火化,没留下骨灰。家人后来领取了部分遗物。他的死震惊文艺界,但当时没公开讨论。胡絜青继续生活,子女舒乙等人长大后从事文艺工作。舒乙整理父亲的手稿,编辑作品集。胡絜青晚年居住在北京,子女轮流照顾。她在2001年逝世,享年高龄。 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作品重新出版,话剧《茶馆》在剧场演出。舒乙在文艺界活动,讲述父亲生平。老舍故居在北京胡同内,成为纪念地。他的小说和戏剧流传至今,影响几代人。子女继承了他的文艺传统,舒乙等人参与编辑和研究工作。

0 阅读:1
历史拾遗者

历史拾遗者

挖掘被遗忘的历史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