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太原1女婴因手臂残疾被抛弃,58岁拾荒妇人见其可怜,把她捡回家用面糊糊养大,女孩为了省车费,每天跑步5公里去上学,谁料,因此跑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94年7月的一个清晨,太原的天空乌云密布,雨点噼里啪啦地敲打着火车站附近的石板路。 在一条狭窄的小巷深处,传来一阵微弱的啼哭声。 58岁的高占仙老人正推着破旧的三轮车在雨中拾荒,闻声寻去,发现一个湿透的纸箱里躺着个左臂残疾的女婴。 雨水已经浸透了孩子的襁褓,小脸冻得发青。 路过的行人只是摇摇头便匆匆离开,唯独高奶奶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外套,小心翼翼地将婴儿包裹起来,抱在怀中。 高奶奶住在火车站附近的一间简陋平房里,靠拾荒维持生计。 为了养活这个孩子,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推着那辆吱呀作响的三轮车走街串巷。 她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买来面粉,调成稀糊糊,一口一口地喂饱这个被遗弃的小生命。 她给女孩取名"思恩",希望她永远记得社会的恩情。 小思恩从小就特别懂事。 才7岁大,就学会了生火做饭,还会帮奶奶缝补衣物。 每天放学后,她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不是为了玩耍,而是要去帮奶奶捡废品。 她那双明亮的眼睛总能在垃圾堆里快速找出可回收的纸箱和瓶子,然后开心地抱回家。 到了上学年龄,因为没有户口,思恩差点失去读书的机会。 高奶奶拖着年迈的身子,跑遍了居委会、派出所和学校,说尽了好话,终于为孩子争取到了入学资格。 开学那天,思恩背着一个用碎布拼成的书包,蹦蹦跳跳地走进了教室。 学校离家有5公里远,为了节省车费,思恩决定每天跑步上学。 清晨的太原街头,总能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在晨曦中奔跑。 她的左袖随风飘动,但步伐却异常坚定。 这一跑,就是整整六个春秋,无论严寒酷暑,从未间断。 长期的奔跑让思恩展现出惊人的运动天赋。 体育老师发现这个独臂女孩跑起来像风一样快,于是开始对她进行专业训练。 训练场上,她咬着牙举起90公斤的杠铃,脖子上压出深深的淤青; 跑道上,她的脚底磨出一个又一个血泡,但她从不喊苦叫累。 付出总有回报。 中考时,思恩拿下了体育满分;高中时期,她获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还打破了学校保持30年之久的田径纪录。 201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西大学,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大学期间,思恩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勤工俭学。 她做过家教,发过传单,还利用周末时间去福利院做义工。 每个月的助学金,她总要省下一部分寄给奶奶。 2017年,就在她备考研究生期间,奶奶不慎摔伤腰椎。 思恩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医院之间,夜里就在病床边复习功课,最终成功考取了研究生。 2019年,思恩入选太原市时代新人,在全国残运会上夺得银牌。 她发起成立了"时代新人跑团",带领更多年轻人参与公益事业。 2020年,她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2021年,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上,她再创佳绩,斩获一银一铜。 如今,高思恩已成为山西大学的辅导员。 她在校园里成立了"思恩工作室",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每当新生入学,她总会用自己的故事激励他们: "不要被困难定义,要用努力重新定义自己。" 89岁的高奶奶现在住在思恩精心布置的公寓里,阳台上种满了她最喜欢的花草。 每逢周末,思恩都会陪着奶奶在小区散步,夕阳下,一老一少的背影显得格外温馨。 那个曾经被遗弃在纸箱里的女婴,如今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回报社会,温暖着更多的人。 主要信源:(华夏时报——高思恩:有一种奋斗叫振翅飞翔)
1994年,太原1女婴因手臂残疾被抛弃,58岁拾荒妇人见其可怜,把她捡回家用面糊
尔说娱乐
2025-09-23 11:41: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