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人们曾经断言她活不过27岁,医生甚至当着她母亲的面无奈摇头,仿佛宣判了她的生死。然而,张海迪不仅打破了这个“魔咒”,还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一部让无数人泪目、敬佩的传奇。 说起张海迪这个人,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句老话,身残志坚。她1955年9月16日出生在山东济南一个干部家庭,籍贯是山东文登。小时候身体挺健康的,家里人也没多想。可谁知道,1960年她才五岁,就因为脊髓血管瘤这病,高位截瘫,从胸部以下完全没知觉了。那时候医疗条件有限,医生一看这情况,直接就摇头,说她可能活不过27岁。搁谁身上,这话听起来都像死刑判决书,家里人一下子就蒙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残疾儿童上学机会少得可怜,她也没能进学校大门,从小就得在家躺着。 但张海迪没就这么认命。她从小就靠自学啃书本,没老师没同学,全凭自己摸索。先是把小学课本啃完,然后中学课程,一步步往上爬。手劲儿小,写字都费劲,她就想办法绑笔杆子,坚持下来。光基础课不够,她还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甚至世界语这些外语。想想看,那年头信息闭塞,她是怎么搞到书的?估计是父母帮着借,邻居传的。她就这样在床上趴着学,学到十几岁就把中学全过关了。这份韧劲儿,不是光说说而已,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1970年,她15岁,全家下放到山东聊城莘县。那地方条件苦,医疗更差,乡亲们生病了买不起药。她一看这情况,就开始钻研中医和针灸。书是从哪儿弄的?可能村里老中医那儿借的,她自己练穴位,先拿自己身体试。针扎上去疼是真疼,但她咬牙练熟了手。渐渐地,她开始给村民治病,义务的,没收一分钱。累计帮了上万人,风湿、偏头痛什么的,都试着帮着缓解。还有,她发现当地小学缺音乐老师,就主动教孩子唱歌识谱。轮椅上支个简易课桌,教算数写字,村里小孩儿围着她转。这段日子,她虽行动不便,但成了乡亲眼里的支柱。不是什么英雄主义,就是实实在在帮人,日子过得再苦,也得找点事干。 九岁那年,她试着找工作,厂子门卫一看轮椅,直接拦门外。求职碰壁好几次,那打击不小。有一次她甚至想过结束自己,好在家人发现及时,抢救过来了。劫后余生,她开始反思,觉得活着就得有点价值。从那以后,她把精力全扔到写作上。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就是在轮椅上敲出来的,讲残疾人面对生活的挣扎和追求。书一出,反响大得很,很多人读了觉得被戳中。接着她又写了《绝顶》、《天长地久》、《生命的追问》、《我的德国笔记》这些作品。不是空洞的励志鸡汤,而是从亲身经历里抠出来的细节,疼怎么忍,康复怎么练,全写进去。她的文笔接地气,不矫情,读着像在聊天。 1982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和上海知青王佐良结婚。生活总算稳定点,但病痛没少找麻烦。她做过好几次大手术,心肺功能弱,恢复起来费劲。可她坚持康复训练,每天拉伸举臂,指标硬是练到国家运动员水平。饮食自律,作息规律,这不是天生的,是年复一年攒出来的。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了个报告文学《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一下子把她推到聚光灯下。媒体叫她“八十年代新雷锋”、“当代保尔”。那时候宣传机器转得快,她成了全国青年的标杆。成名不是坏事,但也带来压力,采访、报告多得应接不暇。她没飘,继续低头干活。 上学这事儿,她也没耽搁。1993年,从吉林大学毕业,拿了哲学硕士学位。研究生阶段,论文写得扎实,研究残疾人权益这些话题。毕业后,她开始往残疾人事业上发力。1998年,当上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那职位不轻松,得协调资源、跑提案。残疾人开车这事儿,她从1999年起连提三年提案:1999年《关于残疾人驾驶机动车辆的提案》,2000年《关于残疾人驾驶汽车的提案》,2001年《关于允许有能力的残疾人驾驶汽车的提案》。磨了几年,2007年国家标准出来了,2008年3月1日实施。2010年4月1日,新规允许五类残疾人申领C5驾照,她还亲自去北京市丰顺驾校,给首批残疾人代表颁证。齐凯利那人,第一个拿到手的,开车上路时估计激动坏了。这提案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她结合实际,一步步推动的。 残疾人工作,她干得风生水起。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那年她53岁,轮椅上坐稳位置,领导全国8500万残疾人事务。2013年起,任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同年12月27日当选第五届中国残奥委员会主席。2014年10月,当选康复国际主席,那可是国际组织,覆盖上百国家。她连任好几届,2016年和2018年又当选。2016年,她带队去里约残奥会,当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奥运村里,运动员们训练,她在一旁协调后勤,确保设备到位。国际舞台上,她代表中国发声,推动残疾人包容战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她发言时强调,残疾人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得加强国际交流。
我家楼上有个大伯,今年76岁,原先有儿有女有老伴儿,结果今年年初,老伴儿想让他把
【61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