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年,明朝开国功臣郭英临终前,把儿女叫到身边,语重心长道:“朱元璋杀了那么

幻夜星辰侠 2025-09-24 01:25:52

1403年,明朝开国功臣郭英临终前,把儿女叫到身边,语重心长道:“朱元璋杀了那么多有功之臣,独留我和耿炳文,朱棣上位后,耿炳文被逼死了,唯独我安然无恙,可知为何?”儿女纷纷摇头,等待着父亲的教诲。 主要信源:(《明史·郭英传》)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后期,对功臣展开大规模清洗,只有极少数人幸免于难,其中郭英便是特殊的一个。 他不仅平安度过洪武朝,还在建文帝时带兵对抗燕王朱棣,朱棣夺位后依然未对他追究,最终得以安享晚年。 郭英是濠州人,与朱元璋同乡,早年便追随其起事。 他身材高大、武艺出众,尤其擅长骑射,因而被选为朱元璋的贴身侍卫,深得信任。 郭英与兄长郭兴都是朱元璋起义早期的重要亲信。 当时朱元璋在家乡招兵买马,郭英年仅十八岁就投奔其麾下。 因为他身材魁梧、胆识过人,被选入朱元璋的卫队,负责安保工作。 朱元璋经常亲切地叫他"郭四",可见对他的信任和亲近。 在起义初期,郭英就跟随朱元璋攻打滁州、和州等地,屡建战功。 在1355年的渡江战役中,郭英表现英勇,协助朱元璋攻占采石矶,为夺取南京立下汗马功劳。 之后在1363年的鄱阳湖大战中,郭英带伤作战,在泾江口大败陈友谅军队。 有史料记载,在这场战役中,郭英一箭射中陈友谅,使其伤重不治而死,为朱元璋除去心腹大患。 虽然这一说法有待考证,但足以说明郭英在此战中的重要作用。 郭英不仅作战勇猛,还颇有谋略。 在攻打太原时,他献计夜袭元将王保保,亲自带领十余名骑兵潜入敌营,以火炮为号,配合常遇春里应外合,大败敌军。 这种有勇有谋的特质,让朱元璋对他更加赏识。 此后,郭英又参与平定张士诚的战役,先后攻克淮安、濠州、安丰等地。 明朝建立后,他随徐达北伐元朝,屡建战功。 在镇守河南期间,他整顿军纪,缉拿盗贼,保境安民,使当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洪武十七年,郭英被封为武定侯,食禄二千五百石,成为明朝重要将领。 值得一提的是,郭英的妹妹郭宁妃是朱元璋的宠妃。 马皇后去世后,郭宁妃长期统摄六宫事务,这层关系也为郭英提供了一定庇护。 但更重要的是,郭英为人谨慎低调,从不居功自傲。 他经常说:"我本是一介布衣,蒙受皇恩才有今日,子孙衣食无忧,怎敢再有奢求?" 这种谦逊态度使他深得朱元璋信任。 朱元璋晚年大杀功臣时,郭英能够幸免于难。 据《明史》记载,这是因为郭英"以忠谨见亲于太祖"。 朱元璋去世前,还特意安排郭英辅佐皇太孙朱允炆,希望借助这位老将的经验和能力来稳固江山。 靖难之役爆发后,建文帝派郭英与耿炳文一同率军征讨燕王朱棣。 虽然最终战事不利,但郭英始终尽职尽责。 朱棣攻入南京即位后,对建文旧臣进行残酷清洗,却对郭英网开一面。 这不仅因为郭英年事已高,更因为朱棣赏识他的为人和能力。 永乐元年,郭英安然离世,朱棣追封他为营国公,谥号"威襄"。 郭英的一生可谓明朝开国功臣中的传奇。 他历经三朝而不倒,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始终屹立不倒,最终得以善终。 究其原因,除了皇亲关系外,更重要的是他忠厚谨慎、谦逊低调的为人处世之道。 他从不结党营私,也不居功自傲,始终恪守臣子本分,因此既能得到朱元璋的信任,也能获得朱棣的尊重。 郭英的故事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在乱世中明哲保身的典型案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幻夜星辰侠

幻夜星辰侠

幻夜星辰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