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斧上舰!解放军或断日本后路 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近日公开宣布,启动“宙斯盾”驱

朴素梦想看世界 2025-09-24 19:53:02

战斧上舰!解放军或断日本后路 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近日公开宣布,启动“宙斯盾”驱逐舰的“战斧”导弹发射能力改装计划,这标志着日本战后安全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根据日本2025财年预算,18亿日元已获批用于鸟海号驱逐舰的改装工作,目标在2026年3月底前获得发射能力。 与此同时,美日“坚毅之龙25”联合军演正在展开,美军首次在岩国基地部署“堤丰”中导系统,虽然声称演习结束后撤离,但其快速部署能力和潜在长期驻留可能性引发地区安全担忧。这两大事件形成战略呼应,意味着日本正突破“专守防卫”原则,获得直接打击他国领土的进攻能力。 日本采购的“战斧”导弹包含Block IV和Block V两种型号,射程达1500-2800公里,圆概率误差小于10米,可携带常规或核弹头。这些导弹将部署在8艘宙斯盾驱逐舰上,每艘可配备16-32枚,形成海上移动打击群。更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还同步开发“岛屿防御用高速滑翔弹”,虽然名称体现防御性,实则为高超音速进攻武器。这一系列动作表明,日本军事战略正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其所谓“反击能力”实质是先发制人打击能力。 从时间轴看,这一进程经过精心布局。2022年日本就启动与美国的“战斧”导弹采购谈判,2024年1月正式签署400枚导弹的采购合同。到2025年9月,已有3艘宙斯盾舰完成发射功能加装,预计2027年前全部8艘完成改装。这种加速推进体现日本谋求“军事正常化”的急迫心态,背后折射出安倍晋三时代以来“国家正常化”战略的延续。 “战斧”导弹1800公里射程覆盖中国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包括政治经济中心、军事基地和关键基础设施。若结合“堤丰”系统部署,打击范围将进一步向内陆延伸。日本刻意选择在九州、北海道等地部署高超音速导弹,形成东西夹击态势,明显针对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和进出太平洋通道。 而且,美军因素在这一战略中扮演关键角色。不仅通过“对外有偿军事援助”为日本试射提供资金,更在指挥系统、情报共享和训练支持上全面介入。日本虽获得导弹,但目标锁定和侦察仍依赖美国,这种依赖关系使日本实质上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前沿阵地。2025年美日防长一致同意将“战斧”引进时间提前,显示两国军事一体化加速。 国防部发言人蒋斌大校明确指出,日本发展远超“专守防卫”所需的进攻性武器,令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担忧。中国敦促日本深刻反省侵略历史,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虽然搜索结果未显示解放军在2025年针对“战斧”部署采取具体先发制人行动,但中国通过多维度反制措施展现战略决心。 中国拥有完善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东风系列导弹可对日本本土和海上舰艇实施精确打击,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具备拦截中程导弹能力。2025年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举行“海峡雷霆-2025A”演练,火箭军开展实弹射击,展示远程火力打击能力。东海舰队加强巡逻,815A型电子侦察船前出大隅海峡,体现对关键水道的监控能力。 而且,中国联合俄罗斯等地区国家共同反对导弹部署。中俄海军在东海进行反潜演练,形成战略协作态势。中国通过外交渠道向美日表明立场,强调任何威胁中国主权和安全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制。 战后日本未能彻底清算侵略历史,右翼势力长期活跃政坛。从安倍晋三推动修宪扩军,到当前加速导弹部署,体现军国主义思想的延续性。日本炒作“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试图介入台海事务,重现历史上“大东亚共荣圈”的扩张逻辑。 日本军费开支持续增长。2025财年防卫预算再创新高,“战斧”采购和舰艇改装耗资巨大。这些资源本可用于民生福利、科技创新,如今却被引向军事扩张道路。日本民众多次抗议军费增长,反对政府破坏和平宪法。 中国应对这一挑战需综合施策。短期内加强战备警戒,完善导弹预警系统,优化反击预案。中期发展新一代高超音速武器、反导系统和电子战能力,保持技术优势。长期推动地区安全对话,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牺牲核心利益。日本应认清历史潮流,停止军事冒险行动。东亚各国命运与共,只有共同安全、合作安全才能实现真正繁荣。若日本执意重走军国主义老路,必将遭到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反对。 当前局势令人回想起冷战时期导弹危机,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中国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任何军事挑衅都不会得逞。日本政客应铭记历史教训,勿让国家再次误入歧途。

0 阅读:19

猜你喜欢

朴素梦想看世界

朴素梦想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