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判很准,阿拉伯建立23国军事同盟失败:最担心事还是发生了!此前埃及提出在中东地区,建立起一个北约式的阿拉伯军事同盟,只要以色列打击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就是打击全体阿拉伯国家。那么,整个阿拉伯军事同盟,就一起打击以色列。 多哈峰会这事儿,得从以色列最近的动作说起。2025年9月上旬,以色列空袭了卡塔尔多哈的哈马斯办公室,导弹直接炸了目标建筑,这不光是针对哈马斯,还让整个阿拉伯世界炸了锅。紧接着,9月15日左右,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开幕,埃及总统塞西抓住机会,旧事重提,提出建立一个类似北约的阿拉伯联合防务机制。这个想法最早是2015年埃及出的,但当时没成气候,现在借着以色列的挑衅,又被挖出来。 塞西的提案挺具体的,覆盖阿拉伯联盟的23个成员国,整合陆海空军力量,建立常备快速反应部队,包括特种部队和空军分队。核心条款是集体防御原则:以色列要是打任何一个成员,就等于打全体,全体一起反击。这听起来很解气,尤其以色列最近对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和也门的打击,让很多阿拉伯国家坐立不安。埃及作为提案发起国,自荐当指挥中心,总部设在开罗,还计划让其他国家轮流派文职官员当秘书长。埃及的算盘打得响,他们军队人数最多,装备也算齐全,想借此巩固在中东的地位,顺带压制美国的反伊朗联盟。 但峰会一开,问题就冒出来了。卡塔尔和阿联酋直接站出来反对,理由很现实:凭什么埃及独揽指挥权?总部放开罗,谁知道会不会偏向埃及利益?更别提提案排除伊朗和土耳其,伊朗的什叶派抵抗阵线是潜在威胁,土耳其的海湾扩张野心也让大家不放心。沙特那边也没闲着,他们要求主导权必须归自己,石油钱和外交影响力摆在那儿,谁也不想让埃及一家独大。辩论过程中,这些分歧越撕越大,埃及的提案被一条条否决掉。9月20日左右,峰会结束,塞西灰头土脸地离开多哈,据外交渠道消息,他对这个结果挺失望的。 这失败不是意外,中东国家间信任本来就薄如纸。阿拉伯联盟历史上试过联合部队,但每次都因为领导权和资源分配闹掰。想想以色列的空袭,本该是团结的催化剂,结果反倒暴露了裂痕。卡塔尔作为东道主,立场暧昧,阿联酋则更亲美,这些小算盘让宏大计划胎死腹中。塞西的提议虽有战略眼光,但忽略了海湾国家的敏感神经,最终成了空谈。 峰会刚散,地区防务格局就变了样。9月17日,沙特和巴基斯坦在利雅得的亚玛玛宫签署战略互防协议,这协议直指核心:一方遭侵略,另一方视同己出,立即响应。巴基斯坦带核能力进来,沙特出钱出力,这组合拳直接给以色列来了个下马威。协议一签,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和巴基斯坦总理谢赫巴兹·谢里夫的联合声明就放出风声,强调这是深化安全合作的里程碑。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还公开说,必要时核程序可以共享,这话听着就硬气。 这份协议不是闭门造车,它向其他阿拉伯国家敞开大门,阿联酋和卡塔尔很快表态感兴趣,可能会跟进。海湾合作委员会借机激活联合防务机制,成员国开始搞联合巡逻和演习,舰艇在波斯湾编队,雷达盯着潜在威胁。这转折来得快,等于绕过了埃及的宏大蓝图,转而走务实路线。沙特主导的这个圈子,更注重可控性和经济绑定,巴基斯坦的军事力量成了可靠支柱,避免了内部扯皮。 中国在这事儿上的预判,确实准得让人服气。早前分析就指出,阿拉伯国家间矛盾太多,伊朗抵抗阵线、土耳其扩张、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宿怨,这些老问题让大联盟难成。咱们没掺和那种一步登天的计划,而是看准沙特-巴基斯坦这条线落地,这不光是军事合作,还拉近了沙特和中国在经济上的距离。沙特渐行渐远于美国的保护伞,转向东方伙伴,这在中东博弈中是个信号:美国影响力在滑坡,海湾国家开始自谋出路。
就在刚刚波兰总理图斯克突然宣布!2025年9月23日,波兰总理图斯克宣布了
【13评论】【6点赞】
涛声依旧
过秦论放到现在也犹为晚矣!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同理也适用于这些阿拉伯国家。内部不团结,是他们的硬伤!